手术不只是医护人员的事,一定要密切配合、及时反馈效果才能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麻醉科的李医生,前几天遇到一件糟心的事。所幸的是,患者没出大问题。
事情是这样的:那天,他负责麻醉的是一个小姑娘。第一次做手术的患者,显得特别紧张。在大家的安慰下,她勉强控制住了浑身抖动。
麻醉方式是椎管内麻醉,因此只有患者完全配合才能开始麻醉。看到患者不抖了,大家一起伸手把这个僵硬的身体蜷成一个“C”字形、侧卧在手术台上。
为了防止她突然的体动,除了言语上反复叮嘱,李医生还让一个护士帮忙抱住她的头颈和腿弯。
就这样,在类似强迫的情形下完成了麻醉穿刺。
几分钟就完成的穿刺,她显然不太相信。直到大家把她的身体再次放平,她都在反复问“真的吗?”。
这时,又一个棘手的问题出现了:这个麻醉的效果,很大一部分需要患者密切配合的反映才行。假设患者迟迟不能给医生准确的信息,医生就可能很难、至少没那么快准确评估麻醉效果。
好在经过反复安抚之后,她终于平复了一些心情。
当确认了麻醉效果后,大家开始着手摆手术体位。由于是膝关节内侧手术,骨科医生要求弄一个侧卧位。因此,大家又把她的身体侧了过来。
有人会说,打完麻醉就直接侧着不行吗?这样岂不是费二遍事?
这是因为,任何麻醉都是与意外并行的。这里不仅涉及到麻醉技术本身,也与患者因素密切相关。只要一个细节出问题,就可能导致严重意外发生。椎管内麻醉更是如此,虽然每年都有多少万这类麻醉在事实,一旦出事都是大事。因此,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麻醉之后,一定要平躺过来观察麻醉效果。一旦出现局麻药中毒或者全脊髓麻醉,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施救。
好不容易确定麻醉有效果之后,大家就把她固定在了侧卧位的状态上。
之后,骨科医生开始手术、麻醉科李医生开始书写各种文书、护理同事也忙着查对器械……
手术也很快,不到半小时就结束了。
就在大家把这个无比紧张的患者翻回来平台之后发现,她的手居然抬不起来了。
询问她怎么回事,她只顾摇头。
翻过手臂,李医生发现,她的肘外侧赫然一道深沟。那条深沟,不偏不倚压在了尺神经沟上。很显然,问题就出在了这里。
再比对下之前胳膊放的位置,原来是血氧饱和度的连线被她胳膊压在了下面。
事情真相水落石出了,大家真后悔没注意检查一下体位的问题。
所幸的是,压迫时间不长,十几分钟后胳膊就能动了。
事后总结:这事儿,也不能怪患者。毕竟手术室那种紧张环境,患者很有可能不敢随意表达,而误认为手术就应该这样。
在这里提醒大家:手术不只是医护人员的事,一定要密切配合、及时反馈效果才能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