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里的“侦察兵”,无插管无麻醉无痛苦的胶囊内镜怎么用?

2021
11/11

+
分享
评论
常笑健康
A-
A+

胶囊内镜”全称为“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又称“医用无线内镜”。

什么是胶囊内镜

胶囊内镜”全称为“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又称“医用无线内镜”。

工作原理是受检者通过口服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借助消化道蠕动使之在消化道内运动并拍摄图像,医生利用体外的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了解受检者的整个消化道情况,从而对其病情做出诊断。

胶囊内镜的发展历史

人类窥探自身体内奥秘的兴趣丝毫不亚于对外部环境的好奇,内窥镜的历史几乎和西方医学史一样长。

被尊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在古希腊时代就曾描述过一种“直肠诊视器”。自从1806年德国人波兹尼制造了以蜡烛为光源的膀胱直肠镜以来,内窥镜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从硬管式内窥镜、纤维内窥镜,到超声和电子内窥镜,医生利用这些设备已经能够越来越方便、越来越清晰地窥视到人体内部的器官。

近二十年来,随着当今科学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消化内镜技术发展是日新月异,尤其内镜介入治疗技术更是突飞猛进,已成为消化系疾病诊治中不可缺少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某些消化系疾病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

1981年,以色列国防部的机械工程师伊丹听一位内科医生聊起内窥镜检查的过程,他联想起自己熟悉的智能导弹上的遥控摄像装置,并由此产生了研制无线内窥镜的最初设想。此后,在伊丹的率领下,以色列专家开始大力开展对无线内窥镜的研究工作,并于上世纪90年代获得了该技术领域最早的专利。

2001年,以色列的Given Imaging公司采用伊丹的专利技术,生产了名为M2A的世界上第一个胶囊式内窥镜,并率先进入临床使用,这一产品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胶囊式内镜的诞生开辟了内镜技术医学应用的新领域,且与胃镜和肠镜具有良好的互补性,是消化学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57201636069188713

在此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研究人员纷纷开始了对消化道胶囊式微型诊疗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推动着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朝着无痛、无创的方向发展。近年来,各类智能胶囊产品纷纷亮相,而且在功能上各有各的特长。

比如,有能在消化道内完成定点给药的“遥控释放胶囊”;还有能在消化道内进行采样的胶囊;美国Diagnostics公司开发的产品“聪明药丸”(Smart pill)则专门用于探测消化道内部的压力、PH值等指标,这些数据对于“胃食管反流症”等胃肠动力性疾病的诊断很重要;韩国科技部组织研制的“胶囊式机器人”更是能在体外遥控下完成药物释放、图像采集、组织活检和治疗等多种功能,不过,这样的全能胶囊目前还处于样机研究阶段。

胶囊内镜的优点

小肠曾是消化内镜诊疗的盲区,间接成像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差,而传统小肠镜检查耗时费力,极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胶囊内镜的问世为小肠乃至整个消化道部位的疾病诊治带来革命性变化。

胶囊内镜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导线、无痛苦、无交叉感染、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等优点,扩展了消化道检查的视野,克服了传统的插入式内镜所具有的耐受性差、不适用于年老体弱和病情危重等缺陷,可作为小肠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在小肠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估、病变部位的判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受到患者和临床医师的广泛青睐。

90541636069188786

胶囊内镜的适用人群

1

小肠出血:

狭义的小肠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下的空肠和回肠出血,常规消化内镜(胃镜和肠镜)检查往往不能明确病因。

对于高质量的胃镜、肠镜检查后仍未发现病灶但高度怀疑小肠出血的患者,在无检查禁忌证的前提下,推荐优先行小肠胶囊内镜检查。研究表明越早行胶囊内镜检查,出血病变检出率越高;重复行胶囊内镜检查可提高病变检出率,使患者获益。在排除检查禁忌证后,推荐小肠胶囊内镜作为疑似小肠出血患者的一线初筛方式。

对于胶囊内镜检查为阴性的疑似小肠出血患者,如果存在持续性出血或需要维持输血治疗,推荐再次行小肠胶囊内镜、小肠镜、影像学、血管造影等检查;若无持续性出血,可先行保守治疗,再行随访观察。

2

克罗恩病:

无末端回肠病变患者的结肠镜检查结果可能存在假阴性的情况,当无法实现结肠镜检查或必须排除近端小肠病变时,应考虑行小肠胶囊内镜检查,在检查前常规行小肠影像学检查排除肠道梗阻。

3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铁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引起的贫血,儿童和育龄期女性多见。消化道出血是其常见病因,其中70%~80%的缺铁性贫血可通过胃镜或肠镜明确诊断,但漏诊率达7%~10%。

在评估缺铁性贫血患者小肠病变的检查中,胶囊内镜的诊断效能远高于推进式小肠镜、小肠灌肠造影检查和计算机断层扫描小肠成像,且对小肠微小扁平血管性病变所致缺铁性贫血的检出效能更优。

缺铁性贫血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前,须详细询问病史并完善胃镜和肠镜等检查。

当胃镜和肠镜检查无法明确病灶且需要评估小肠病变情况时,推荐排除梗阻可能后行小肠胶囊内镜检查。

4

小肠肿瘤:

对于疑似小肠出血和缺铁性贫血病因不明且小肠影像学检查无明显阳性发现的患者,在排除肠道梗阻等禁忌证的情况下,推荐尽早行小肠胶囊内镜检查明确是否存在小肠肿瘤。

5

遗传性息肉病综合征:

遗传性息肉病综合征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疾病,根据组织学表现主要分为腺瘤性息肉病综合征和错构瘤性息肉病综合征。结直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波伊茨-耶格综合征是遗传性息肉病综合征中较常见的类型,癌变风险较高。

小肠黏膜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息肉相关并发症尤其是肠套叠的发生,早期发现小肠癌或癌前病变。

6

乳糜泻:

乳糜泻是遗传相关疾病,指易感人群摄入麦麸物质后引起免疫介导的慢性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目前诊断乳糜泻的金标准是胃镜下十二指肠黏膜活体组织检查。

胃镜虽为乳糜泻诊断的金标准,但仍具有潜在的局限性,无法评估十二指肠以外的小肠黏膜。胶囊内镜能完整观察小肠黏膜,发现乳糜泻患者中可见的绒毛萎缩和其他小肠并发症。多项研究评估了胶囊内镜对疑似乳糜泻患者的诊断效能,灵敏度为70%~100%,特异度为64%~100%。

7

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小肠黏膜损害:

研究显示,胶囊内镜对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小肠黏膜损害的检出率可达68%,高于传统检查方法。

92361636069188873

胶囊内镜检查的注意事项

1.检查结束前要始终穿戴记录仪背心。

2.检查过程中要远离磁场,电场环境。

3.避免剧烈活动等可能导致图像记录仪发生移动的活动。

4.建议吞服胶囊2 h后可饮用清水,4 h后可进食少许清淡固体食物

5.小肠胶囊内镜检查前,应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患者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小肠检查不完全、失败,以及胶囊滞留等。

6.对于已知或怀疑小肠狭窄的患者,若必须行小肠胶囊内镜检查,可根据患者情况先行影像学或探路胶囊检查以降低小肠胶囊内镜滞留的风险。

7.检查结束后注意胶囊是不是从大便内排出,一般当天或4天内排出,如果没有排出,请及时回医院检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患者,检查,胶囊,出血,小肠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