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什么是迷走神经反射?我们临床工作中要注意哪些呢?我们逐一分析。
案例分享:
患者男性,28岁,既往体健。全麻下行软骨瘤切除,术后2小时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主诉呼吸困难、胸闷不适,继而出现意识模糊,心电监护示血压70/50mmHg,心率示46次/分,血氧饱和度90%,立即通知医师并采取相关治疗护理措施,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防误吸;持续中流量氧气吸入缓解胸闷不适;监测生命体征及血糖变化,即测血糖3.6mmol/l;同时观察有无胸痛、咯血、低血压、晕厥等肺栓塞相关症状,急请相关专科医师进行会诊,初步判断可能发生原因为肺栓塞? 于是在医务人员全程陪同下行CT检查,排除了肺栓塞的可能。患者从手术室返回病房时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稳定,且无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排除了麻醉副作用。因为患者此时疼痛明显,评分为6分,考虑为疼痛引起的迷走神经反射,立即遵医嘱给予患者阿托品注射液1mg肌内注射,该患者用药半小时后症状明显缓解。
那么什么是迷走神经反射?我们临床工作中要注意哪些呢?我们逐一分析。
迷走神经反射,是由于各种化学或物理性刺激引起迷走神经兴奋, 从而引起所支配的各脏器发生反应。临床上患者主要表现为心率减慢、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胃肠蠕动加快、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当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时,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呕吐、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甚至心律失常、昏厥、抽搐,严重时可致心脏停搏,称为迷走神经兴奋综合征[1]。迷走神经反射多见于心血管介入治疗术中及术后拔除鞘管过程中。
我们的病历是一例因术后疼痛导致的迷走神经反射,导致此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的可能原因有:
1 过度紧张焦虑:
患者年纪较轻,对手术充满恐惧,同时又担心术后复发、影响形象等原因,积累诸多负性情绪,从而引起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增多,通过刺激受体导致周围血管收缩,心肌收缩力增强,使迷走神经张力升高,反射性增强迷走神经活性,导致周围血管扩张和心率减慢[2]。
2 剧烈疼痛刺激:
麻醉术后患者刀口出现剧烈疼痛,疼痛通过外周感受器传入中枢神经部位,引起血管迷走神经兴奋,使其反射性增强。
剥茧抽丝拨开层层迷雾看到事情的真相,对症用药患者很快治愈出院。但这个病历确实给了我们一些警示,提醒我们在以后的观察的过程中要更加的严密。
评判性思维方式是建立在牢固的知识基础上的。那么,临床上与之相鉴别的诊断有:
1 迷走神经反射:
迷走神经兴奋后可以引起其支配器官及组织的相应活动改变,从而导致心率减慢或加快、心肌收缩力减弱、血压降低、出汗、胸闷、恶心、呕吐、低血糖等一系列的症状。迷走神经兴奋可引起低血糖症状,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低血糖相鉴别诊断。
2 肺栓塞:
呼吸困难及急促;胸疼;咯血;晕厥;休克,患者常大汗淋漓,焦虑,严重者出现猝死。
3 全身麻醉的副作用主要是:
抑制呼吸中枢,导致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减少,分钟通气量减少,甚至呼吸停止;抑制心肌收缩力,导致心率减慢,扩张外周血管,引起血压下降;抑制胃肠蠕动,导致胃肠胀气,术中或术后可有恶心呕吐以及便秘。
发生了迷走神经反射后,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处理也很关键:
1 保持静脉通路通畅。
2 快速静脉补液,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
3 地西泮等具有镇静作用的抗焦虑药物,可以缓解患者的头痛、头晕症状,起到抑制迷走神经兴奋的作用。
4 抗胆碱能药物常见的药物为阿托品、溴丙胺太林等,该药物可以缓解由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消化道紊乱的症状。
5 氧气吸入,持续心电监测。
6 及时进行疼痛的干预,多模式镇痛。
7 迷走神经兴奋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的变化,同时避免闭气、用力排便等动作,导致对迷走神经产生过多刺激,引起症状的变动。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李兴晶)
参考文献: [1]王汇.PICC 导管拔除致迷走神经反射 1 例护理体会[J].上海护理,2019,19(7):65-66. [2]张淑兰,李红珍,刘新.冠脉介入术患者拔除鞘管时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抢救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 20(4):1-3.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