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每分钟心跳最多220次,不做手术人太难受,做手术呢,胎儿又免不了‘吃’射线,太难了!
妊娠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每分钟心跳最多220次,不做手术人太难受,做手术呢,胎儿又免不了‘吃’射线,太难了!
近日,包女士(化名)离开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时,心情舒畅地说,幸亏这家医院有了这样“利器”,可让我们这样的孕妇“两全其美”了。据悉,此技术目前只在少数大医院开展,我院施行例数为省内最多。
孕35周时
她遇到一个难题
包女士今年31岁,已有一子。今年再次孕育一个小生命,全家沉浸在幸福期待中。然而,在孕33周时,她突然出现了心悸的症状,心脏就像按下了加速开关,每分钟骤然跳到220次,持续了3分多钟后,才戛然停止。
动图来自SOOGIF
没想到,孕35周时,这种难受的心悸再次出现,心脏如狂奔之马,半小时后依然没有终止,伴随着胸闷气急,包女士及家人更担心会影响腹中胎儿。当地医院心电图提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尝试了多种刺激迷走神经的物理疗法终于使之止步。
脱缰之马会不会再次来袭呢?一家人咨询了很多产科和心内科的医生。“在最后一个月内可能还会再发,不排除发作频率增加,持续时间更长,物理疗法无效的可能;孕期不建议使用药物,即时复律成功也有再发可能;发作心跳太快,大人可能会心衰、胎儿也会缺血。”
医生们所说的可能性,让包女士既恐惧又担忧,左右为难,“常规治疗,肚中的胎儿得‘吃’射线啊。”
巧的是,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王利宏主任医师的团队正好去包女士所在县医院坐诊,遇上了来产检的包女士。医生向其介绍了零射线经皮射频消融手术,让她欣喜不已。
近日,王利宏在为包女士采用几近为孕妇“量身定做”的三维导航无射线引导情况下,做了房室结双径路射频消融。治疗中,王利宏准确、迅速标测了“病灶”,仅几分钟,便彻底终结了让包女士难以忍受的心动过速。
“三维定位导航系统可以帮助避开X射线。该系统类似于GPS定位系统,借助磁场及电场作为参考定位(类似于定位卫星),并在计算机帮助下对导管轨迹进行三维重建,导管根据导航在体内畅通无阻,准确消除‘病灶’。简单来说治好孕妇的病,因为没射线就不会影响腹中胎儿。”王利宏介绍说。
王利宏在施行无射线射频消融术
这种疾病
女性最好在怀孕前彻底治疗
女性在妊娠期发生心动过速有什么危害?王利宏介绍,女性在妊娠期随着体内激素水平、血容量的变化,心肌的自律性和传导性增加,各类心动过速的发生率都有所增加。而同时,妊娠期母体及胎儿对氧的需要量增加,当心动过速发生时可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胎盘血流灌注减少,严重时可致胎儿宫内窘迫、发育迟缓;持续心动过速可致母体心衰、休克、腹中孩子流产、死胎等严重后果。因此有效的抗心律失常治疗至关重要。
“物理疗法如食道调搏、电复律,简单、可重复,但有效率有限、短时易复发。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少有毒副作用;常规导管射频消融术虽然疗效确切,但术中X线辐射难以避免。”王利宏说,无射线三维导航定位射频消融,使病人免受X线辐射,三维标测使得消融更加简便易行,最重要的是有更高的安全性。
“虽有新技术,重要是防范于未然,女性在怀孕前一定要做好身体管理。既往有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最好在孕前就治愈。”
王利宏说,一位28岁女士,10年前就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当时发病频率及心悸程度都不严重,她就没做彻底治疗。不曾想,怀孕后,最多时心跳每分钟200多次,持续超过4个小时,服药及其他手段根本控制不住。最终王利宏也是采用此新技术,让该孕妇顺利渡过难关,母子平安。
心内科
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是医院重中之重学科,技术力量雄厚,科研设备先进,综合实力居省内领先水平,具有鲜明的临床特色。以心血管病介入诊疗为特色,能够开展目前所有国内主流的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技术全面,包括:冠脉介入诊疗技术(如冠脉造影、冠脉支架植入、血管内超声(IVUS)、冠脉血流储备测定(FFR)、冠脉药物球囊、冠脉内旋磨、肥厚性心肌病化学消融、冠状动脉瘘封堵等)、心内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如室上速射频消融、室早/室速射频消融、房扑/房颤射频消融等)、冷冻消融(如室上速冷冻消融、房颤冷冻球囊消融等)、心脏起搏器植入(如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三腔起搏器CRT/CRT-D、除颤起搏器ICD、植入术心电记录器等)、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等)、左心耳封堵预防房颤血栓等。
宣传统战部综合整理编发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