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血压测量已经从科研工具逐步发展成为临床检查手段。
四肢血压测量已经从科研工具逐步发展成为临床检查手段。通过四肢血压同步测量可获得臂间血压差、踝间血压差和踝臂指数等指标,综合应用这些指标,能够提高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和下肢动脉狭窄性疾病的检出率,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该共识就四肢血压测量的设备、方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四肢血压异常的病理基础、诊断标准以及临床意义,对需要进行四肢血压测量的重点人群进行了推荐,对于测量和结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以指导临床规范测量四肢血压、科学解读测量结果。
IAD:臂间血压差异,ABI:踝臂指数,IAND:踝间血压差异
▲图1 成人四肢血压测量示意图
表1 成人四肢血压测量的相关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指标 | 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
上臂血压 | 正常参考值为90~139/60~89 mmHg |
踝部血压 | 正常参考值,青年人100~165/60~89 mmHg,中老年人110~170/60~89 mmHg |
臂间血压差异(IAD) | 收缩压IAD>10 mmHg,提示心血管事件和外周血管病风险增加;收缩压IAD>20 mmHg,舒张压IAD>10 mmHg,提示上臂相关动脉非对称性狭窄(狭窄侧血压降低) |
踝间收缩压差异(IAND) | 收缩压IAND>15 mmHg,提示下肢动脉非对称性狭窄(狭窄侧血压降低) |
踝臂指数(ABI) | 正常参考值 1.0~<1.4 0.9~<1.0 提示心血管风险增加 双侧 ABI<0.9提示主动脉狭窄 单侧 ABI<0.9提示下肢动脉非对称性狭窄 双侧ABI≥1.4提示主动脉和大血管壁钙化、硬化 |
踝-臂间收缩压差异 | 正常情况下踝部收缩压比上臂收缩压高17~20 mmHg以上 |
注:双臂血压测量多采用坐位,四肢血压测量采用卧位,可使用动脉硬化检测仪进行检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可使用2或4台同型号、经认证的电子血压计同步测量2次,间隔1~2 min;需注意,应严格依照血压测量的要求进行准备和操作;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后应重复四肢血压测量,以排除血压水平对四肢血压差异的影响;经桡动脉途径的心导管手术可导致一定程度的臂间血压差异,某些因素可能导致相关指标的假阴性现象,应合理解读结果;1mmHg=0.133 kPa
特殊疾病患者四肢血压的差异
一、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四肢血压差异:
由于主动脉夹层可波及头臂动脉或髂总动脉,约30%的患者颈动脉、肱动脉或股动脉脉搏减弱或消失。A型夹层的患者,当双侧锁骨下动脉受累程度不一致时, 可造成IAD增大。B型夹层的患者,因夹层导致主动脉和下肢动脉狭窄,可表现为ABI降低。当双侧髂总动脉或股动脉受累程度不一致时可产生IAND增大。
主动脉夹层患者四肢血压差异的临床价值:
《胸痛规范化评估与诊断中国专家共识》指出,主动脉夹层血肿压迫锁骨下动脉可造成脉搏短绌、双侧收缩压和/或脉搏不对称的表现。急性胸痛患者应进行四肢血压测量,对于急性严重胸、背痛患者,四肢血压差异对主动脉夹层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有研究纳入97例胸痛待查患者,其中存在四肢血压差异(IAD>10mmHg)者14例,下肢收缩压≤上肢收缩压者3例,在上述17例患者中,经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成像、增强螺旋CT检查确诊或尸体解剖证实的主动脉夹层患者16例。有研究显示四肢血压差异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敏感度为81.3%、特异度为95.1%。IAD增大提示A型主动脉夹层,此时容易出现心包填塞、心肌梗死、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 全等严重并发症,应给予高度重视。
四肢血压差异还可用于识别“假性低血压”,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四肢血压测量可排除“假性低血压”。急性主动脉夹层药物治疗的关键是在20min内将收缩压降至100~120mmHg、平均动脉压降至60~70mmHg。受“假性低血压”影响而不能进行有效降压治疗时,可造成不良后果,该情况多见于A型主动脉夹层波及头臂动脉时。
二、大动脉炎
大动脉炎主要表现为IAD和ABI增大。但是,大动脉炎也可导致胸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狭窄,理论上此时患者ABI减小,但如伴有锁骨下动脉狭窄,ABI也可能正常。1990年美国风湿协会诊断大动脉炎的标准中sIAD>10 mmHg是其中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大动脉炎活动期还是非活动期,均可存在明显的四肢血压差异。
另外,一些大动脉炎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可能并发高血压,但由于大动脉炎导致头臂和锁骨下动脉狭窄,上肢血压的测量值可能低于主动脉血压,可能会延误高血压诊断,此种情况下踝部血压测量是诊断高血压的重要途径之一。
需要进行四肢血压测量的重点人群
1.IAD增大的患者:当sIAD>20mmHg时,建议进行四肢血压测量,以便全面了解周围血管病变情况。
2.青少年高血压患者:排除主动脉缩窄。
3.急性胸痛患者:进行急性主动脉夹层的鉴别诊断。
4.间歇性跛行或肢体无力、怕冷的患者。
5.血压升高程度与靶器官损害不相称的患者。
6.难治性高血压患者。
7.疑似大动脉炎或既往患过大动脉炎的患者。
8.糖尿病患者。
此外,四肢血压测量也可作为心血管高危患者的一种筛查措施。重点人群及心血管高危患者可参考成人四肢血压测量应用流程进行检测(图2)。
▲图2 成人四肢血压测量流程图
参考资料:
[1]《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1,49(10) : 963-971.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