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湿性关节炎中,P物质水平与炎症之间存在正相关,P物质在SLE炎症性疼痛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本文由“梧桐医学”授权转载
内容来源: 徐医附院疼痛科
摘 要
方法:将18例VAS评分≥4的SLE患者随机(2:1)接受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或假刺激(SS)连续4天。评估基线、第5天、第12天患者疼痛、疾病活动度(PtGA)和疲劳程度。
压痛、肿胀关节计数、医师整体评估(PGA)由另外不知情的医师完成。研究还评估了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结果:taVNS和SS均耐受良好。与SS相比,接受taVNS的受试者疼痛和疲劳明显减轻,而且患者能明显感受到疼痛减轻。
PtGA、肿胀关节计数和PGA也有所改善。疼痛减轻和疲劳改善与所接受的累积电流相关。一般来说,该反应可持续到第12天。
taVNS治疗后与基线相比,血浆P物质水平在第5天显著降低,但其他神经肽、血清、全血炎症介质和狼毒素代谢物在第5天和第12天与基线相比没有显著变化。
结论:taVNS可显著降低SLE患者的疼痛、疲劳和关节评分。未来有必要进一步探究这种干预方式及其机制。
背景介绍
肌肉骨骼疼痛和疲劳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常见症状,影响高达95%的患者,并降低其生活质量。炎症反射是减弱先天性炎症反应的生理机制。迷走神经刺激导致炎症介质减少,这已经在多种动物疾病模型中得到证明。
通过手术植入的刺激器进行的血管神经刺激(VNS)已被证明在非对照研究中是有效的,在人类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RA)和炎症性肠病中应用是安全的。
这是由于迷走神经耳支支配外耳的耳甲腔,里面富含迷走神经传入纤维,通过刺激该结构可以诱导炎症反射。
当致病菌入侵时,体内的迷走神经及其递质乙酰胆碱(ACh)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参与抗炎反应,并将之命名为“胆碱能抗炎通路(CAP)”。
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神经免疫调节机制,当中枢收到机体受某种免疫刺激的信息后,就将信号投射到各迷走神经核团,激活传出迷走神经纤维,引起外周神经末梢释放ACh,与免疫细胞上具有α7亚单位的N型ACh受体结合,通过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调控炎症反应。
这篇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在SLE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这种干预方式的生物学效应。
要想理解这篇研究,首先介绍两个特殊名词:炎症反射和taVNS。
炎症反射:外周炎症通过迷走神经传入,经神经、体液、细胞途径传入大脑,经DMN,AP,NTS信息整合,通过自主神经传出调节神经免疫功能。
taVNS,由反向导电硅电极组成,弹簧夹被放置在左耳周围,一个电极在耳甲腔上,另一个在耳后。
采用商业化的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装置(Roscoe TENS 7000)产生刺激脉冲(频率30 Hz,脉宽300 μs),逐渐增加波幅到受试者无疼痛耐受的最大幅度。
taVNS耐受性良好,无刺激引起的不良事件。无头痛、头昏、耳鸣、耳刺激或外耳外部皮肤改变的报告(对比于现阶段的外科手术下迷走神经刺激器植入)。现代解剖学证实,迷走神经耳支(ABVN)主要分布在外耳耳甲区。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假对照试验。18名受试者进行随机分组(2:1),连续4天接受5分钟taVNS或假刺激(SS)。
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特征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经过4次连续刺激后,接受taVNS的受试者疼痛与疲劳明显减轻,改善具备临床意义,且关节的肿胀与压痛明显减轻,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从基线到第5天PtGA和PtGA都有更显著的数值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
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第5天报告的疼痛变化与疲劳的变化显著相关(r=0.69, p=0.013)。
疼痛的减轻和疲劳的改善均与VNS4天的累计电流显著相关(r=0.49, p=0.04,疼痛,r=0.83, p=0.003,疲劳)。这些改善可以持续到第12天。
刺激4天后血浆P物质水平的变化,提示该神经肽对taVNS的生物反应可能比细胞因子更快或更敏感。
分析讨论
接受taVNS的受试者血浆中P物质水平降低,而接受SS的对照组受试者却没有,因为P物质不仅有助于从外围向大脑传递伤害性信号,而且还具有促炎特性。
在风湿性关节炎中,P物质水平与炎症之间存在正相关,P物质在SLE炎症性疼痛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通过对迷走神经的非侵入性刺激,利用胆碱能抗炎途径治疗SLE炎症性肌肉骨骼疼痛和疲劳,这项初步研究的结果是可行的。
虽然还没有完全确定临床观察到的反应的分子途径,但研究结果表明,SLE炎症症状对迷走神经刺激敏感,P物质受到胆碱能抗炎症途径的影响。
参考文献
[1]Cynthia Aranow ,Yemil Atish-Fregoso,Martin Lesser. 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reduces pain and fatigue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sham-controlled pilot trial. Eular. Aranow C, et al. Ann Rheum Dis 2020:0 1-6.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