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药企一年研发费用仅5万?
一家上市药企仅有一名研发人员,月薪3628元。
近日,上市药企国发股份公布了2021年三季度业绩公告,其中,研发费用的突然猛增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该公司前三季度研发费用511.06万元,同比大增22371.88%,去年同期为2.28万元,而2020年全年也仅为5.01万元。
据了解,国发股份研发费用大增是由于去年收购的子公司——高盛生物的研发投入,本期利润表合并,从而导致研发费用同比出现较大变动。
作为一家医药上市公司,一年仅5.01万元的研发费用支出实属罕见。
仅有1名研发人员,
上市18年亏损4.8亿元
国发股份生产的“海宝”牌珍珠明目滴眼液有20多年的历史,是广西的名牌产品。公司在2003年就已经上市,曾经达到年营收7.9亿元的历史顶峰。但是自上市第三年开始业绩持续下滑,上市18年来,净利润合计亏损约4.8亿元。
在技术创新时代,国发股份作为一家“老牌”药企却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研发动力明显不足,研发费用也是逐年降低。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国发股份的研发费用分别为94.92万元、25.03万元、7.56万元和5.01万元。研发人员也从2017年的16人,减少到2020年的1人,这唯一的一名研发人员2020年月薪仅3628元。
反观销售费用,与研发费用相比大相径庭。
2017年至2020年,国发股份的销售费用分别为3539.78万元、3463.94万元、2850.82万元和3003.65万元。
3003.65万元的销售费用,5.01万元的研发费用,两者差距悬殊值得深思,同时也暴露出了医药行业“重销售、轻研发”的病根。
销售研发比重悬殊
实际上,医药企业销售费用过高、研发投入不足一直是行业通病。
2020年,中国373家A股上市药企总共投入的研发费用只有613亿元,不敌跨国公司罗氏一家,而销售费用却接近2800亿元,扣除掉672亿元的销售员工薪酬后,用于学术推广、宣传、招待费等高达2118亿元。
其中,销售费用超过10亿元的药企有71家,白云山、步长制药、华润三九、上海医药、复星医药、恒瑞医药等位居销售规模前十。上海医药更是以128.65亿元高居榜首,也是唯一超过百亿的销售费用规模企业。这些销售费用中很大程度上存在被诟病的“带金销售”,同时也是推高药价虚高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销售费用前十的榜单中囊括了上半年财政部处罚的四家A股药企,即上海医药、恒瑞医药、步长制药和华润三九,涉及虚开发票、专家讲课费、市场推广费、会议费、调研费等不实行为。
对比高昂的销售费用,药企的研发投入实在相形见绌,着实有待提升。
据健康时报统计,2020年中国药企研发投入排名前十的企业支出共计220亿元,约合34亿美元,而全球排第十的礼来2020年在研发上就花了60.8亿美元,和第一名罗氏的130亿瑞士法郎更是差距巨大。
业内专家认为,药企将更多的费用放在销售上,可能与销售利润丰厚,而研发周期长而回报不确定有关。
不过近年来,随着带量采购等一系列政策的相继落地,医药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改变,“重销售、轻研发”现象开始有所改观。
根据国家医保局日前发布的委员提案答复函中的一组数据,2020年A股医药上市公司销售费用近5年来首次呈下降趋势,同比减少6%,研发费用同比增加22%。
创新药研发投入增加
带量采购改革不仅释放了降价空间,还引领企业从传统的重销售理念转向成本和质量竞争,一批新型创新药企开始重金投入创新药领域。
上半年,国内大部分药企研发投入和去年同期相比都有一定幅度的增加。
百济神州是国内药企中研发费用最高的,去年研发投入84亿元左右,比恒瑞医药近50亿研发投入高出68%;今年上半年,百济神州研发开支达到6.77亿美元(约43.8亿元),较去年同期进一步增长14.7%,占营收比重89.5%。
此外,再鼎医药今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2亿元,同比大增2倍多;和黄医药、华润医药、金斯瑞生物、健康元和丽珠集团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超过50%;信达生物研发支出10.42亿元,同比增长29%;复星医药投入15.62亿元,同比增长30%;恒瑞医药投入25.81亿元,同比增长38%;石药上半年研发投入16.13亿元,同比增长11%……
Top20里面研发投入5亿元以上的药企有19家左右,top9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
另外,从今年三季报来看,恒瑞医药的研发费用也再创新高,达41.42亿元,同比增长近24%,占营收比重超过20%;以岭药业研发费用支出5.38亿元,同比增长37.86%,高于营业收入增速。
在国家带量采购和合规的影响下,一定程度上省去了医药流通的中间环节,市场也进一步规范,减少了“带金销售”的可能性。另外,在资本和市场的助推下,制药企业向创新药研发转型将继续加速。
现在,摆在国内药企面前的,唯一的道路就是转型、创新!
参考文章:
[1] 赛柏蓝:《27个国产创新药上市 涉及恒瑞、百济、豪森…》
[2] 长江商报:《国发股份仅1名研发人员月薪3628元 上市18年营收原地踏步净利亏4.8亿》
[3] 中国经济网:《集采成效:A股医药上市公司销售费用近5年首次下降》
[4] 挖贝网:《上市药企严重内卷:373家企业去年推广费2118亿 研发费仅600亿不敌罗氏一家》
[5] 金角财经:《十六年来首跌!药企龙头恒瑞营收大降,集采撼动中国医药》
[6] 药智网:《15家跨国药企上半年销售盘点:最高超百亿,占比逐年下降是趋势》
[7] 新浪财经:《药企销售费用年榜:恒瑞、步长等超80亿 复星医药市场费蝉联第一》
[8] 证券日报之声:《药企要让研发站上“C”位》
[9] 药融云:《2021国内外药企研发费用集锦,内含默沙东、强生等》
[10] 21世纪经济报道:《2021国内外药企研发费用集锦,内含默沙东、强生等》
[11] 董秘攻略:《2020上市药企销售费用榜单:上海医药等四企超80亿 医疗服务业人均年薪逾40万》
[12] 新浪财经:《你为什么吃不起药了?国发股份一年研发费仅5万块 营销费却花了3000万》
来源:思齐俱乐部
整理:四叶草
排版:Janessa
责编:Adam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