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
点击查看
“25床病人又不见了,要不你打个电话吧?”那天下午值班护士发现原本躺在25号病床上的病人又一次不见了,便向我这个管床医生报告。
那个时候并没有新冠疫情,病房对住院病人的管理也没有任何出入限制。有些病人会在治疗间隙在医院里散步,到医院附近购物,甚至有人会回家办点事情。“这个人怎么这样子,打个电话让他回来!”听见病人不见的消息后,我也有些恼火,不仅是因为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偷偷溜走,况且在住院之初就已经和他沟通要留在病房里监护治疗。虽然病人已经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但他却依旧三番五次不打招呼就离开病房。不是因为其它原因,正是因为他的病情非常重,甚至已经下了病重通知书。电话打通后,我毫不客气的质问他:“你怎么又不打招呼就走了?”他在电话那头打着马虎眼:”我才离开一小会,就被你发现了。““你抓紧回来吧,如果下次还是这样,就请你去其它医院治吧。”说完我就挂断了电话,告诉管床:“他马上就会回来,回来后你在好好教育他一下,他自己不拿自己的性命当回事,也不要祸害别人。”直到下午晚查房的时候,我才看见这位不听医嘱让人头痛的病人又躺在病床上了。
病人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性病人,因为这已经是将近十三年前的事情了,所以病人的具体年龄我已记忆不清。那个时候我来到消化内科轮转学习,从其他医生手中接过了25号病床。床边交接班的时候,病人苍白的脸色和腹胀如鼓的大肚子便引起了我的注意,当然还要肚皮上那一团团曲张着的静脉。病人因为肝硬化晚期而出现了严重的肝腹水,更糟糕的是一周前出现了黑便、便血。“我换新医生了?”这是他同我说的第一句话,也是我至今难忘的一句话。难忘倒并不是因为有什么感动的故事,而是彼时年轻气盛的多巴胺感到自己被这位病人轻视了,甚至觉得病人可能并不信任我这个刚来到的管床医生。交班后我才知道病人的病情,他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二十多年,被确诊肝硬化也已经超过五年,曾经因为消化道出血多次住院,这一次因为黑便、便血住了进来。虽然病人的黑便、便血次数并不大,但血色素却只有不到5g/l,而且在住院后已经多次输血。上一班医生向我交代了一个特殊情况:“这个病人没有家属陪护,好在他自己行动自如,大小便和吃饭这些问题,他自己都能够解决,但要注意,让他不要轻易离开医院,尽量多在床上休息。”“他的家属呢?”这样一位被下达了病重通知单的危重病人,怎么能够没有家属陪护呢,万一要是在住院期间出现了病情进展,该要怎么联系家属?同事并没有和我解释为什么没有家属陪护便同意将患者收住进了病房,只是和介绍了病情、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后便结束了自己在消化内科的轮转工作。接手病人后,我要做的不仅是熟悉自己病床上病人们的基本病情,还要和他们一一沟通。来到25号病床前的时候,病人正躺在病床上翘着腿玩手机呢。他放下手机,坐了起来,笑嘻嘻的问我:“我晚上能回家吗?”我摇了摇头,拒绝了他:“不能,你这种情况很危险的,既然住院了就好好看病,总想着回家做什么?”实际上,就在接诊这个病人之前,我便遇见过一例类似的情况。那也是一个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中年男性病人,当时治疗后要求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但病人却坚持要自己下床去厕所方便,结果在厕所里发生了心跳呼吸骤停,后来抢救无效死亡。“孩子小,回家带孩子。”病人给出的这个理由让我意外,因为这是一位将近五十岁的病人,按常理推算他的孩子应该在十八岁左右了,又怎么会还离不开他呢?“你老婆呢,让她管着就是了。”我并没有仔细追问,只是觉得这是一个千方百计要离开医院不听医嘱的病人。“老婆管不好,忙不过来。”病人还在想征求我的同意,但被我拒绝了,甚至还说了一句冰冷刻薄的话来:“克服一下不可以吗?你要是在半路上出了事,你老婆会不会来找我麻烦?你不要将家庭矛盾转移成医患矛盾好不好?”“好吧,好吧,听你的。”病人终于还是在口头上听从了我的医嘱。正是因为不久前我方才同病人沟通,让他卧床休息配合治疗,没想到两日后他便又偷偷跑回了家,所以我才在电话里告诉他:如果再次发生这种情况,就请他以后去其他医院住院。见到我后,自知理亏的他掏出一支烟来递给我,解释道:“家里有事处理一下,刚离开就被你发现了。”“你不知道病房里不准抽烟?”我拒绝了他的烟,又将护士发在我身上的牢骚转移到了他的身上。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我倒是反而有些担心这位带着金链子手臂上有着纹身的病人发起火来。“你不会出去偷吃了吧?”这不仅是我对这位消化道出血禁食病人的担心,更是为了缓和气氛的玩笑话。他假装气急败坏道:“你真把我当小杆子了。”小杆子是本地的方言,意思是小伙子、年轻人。后来住院期间他再也没有偷偷离开过,也再也没有出现黑便、便血的症状。在我接手管理25号病床大约一周后,这这位我现在已经记不起名字的病人便也出院了。三个月后,我自己也结束了院内轮转,离开了消化内科病房。如果不是我后来干了急诊这份工作,我可能再也没有机会见到他了。如果不是后来我又一次遇见了他,我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他为什么总是要在住院期间偷偷溜回家了。大约十一年前的一个冬天的夜班,我坐在急诊室里被病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围着,工作状态就像有些病人说的那样:“我排了两个小时的队,医生也抬头看我一眼都没有。”直到夜里十一点钟,急诊室里病人渐渐少去的时候,我才在无意之间瞥见了他。只见他一个人坐在急诊室角落里的板凳上依墙靠着,面色苍白。“你怎么来了?”我有些诧异,不仅是因为其他病人不管有没有叫号系统就一股脑的挤了进来,他却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更是因为他苍白的脸色让我深感不妙。放下手头上的病人后,我快速走到他的面前,只见他已经根本没有力气站起来了。赶紧将他转移到对面的急诊抢救室里,再次监测血压,已经休克。“这个病人为什么没有直接分到抢救室里?”我一边为病人体格检查一边询问病人的情况。原来病人独自步入医院,刚来急诊室除了有些上腹不适之外,并没有什么不适,而且生命体征完全正常。“赶快打电话让家里来人吧,你这次很严重,搞不好又出血了。”虽然情况危急,但他依旧拒绝了。他摇了摇头,说道:“现在太晚了,明天再说吧。”眼见病人不愿意通知家属,多巴胺着急了:“把你手机给我,我来打电话,你现在就要命了,有可能一口血就吐没命了,分分时候好不好?”对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病人来说,如果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很可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循环衰竭、休克死亡,和或呕血误吸窒息死亡。“孩子才三岁,就老婆一个人带,父母早死了,没办法,天亮再说吧。”见我就要拿起他的手机,他便说出了原因。听见这个原因后,我犹豫了,他说的不错,那个夜晚特别寒冷,。看见他几乎哀求的目光后,我迟疑了,我终究向他妥协了。“那看看情况吧,不行就明天,病危通知书你自己签字吧。”虽然我知道这样一位病危的患者没有家属在是一件很麻烦、很被动的事情,但我却依旧答应了他。也许病人不愿让自己的妻儿忍受寒冬深夜的冰冷,也许是病人不想让妻儿看见自己狼狈的模样,甚至也许是病人自己还没有意识到医生说得话很可能会成为现实吧。但是,不管怎么样,不得不承认,我在处理这件事情上有些感情用事了。直到今天,我依旧不知道自己当初没有坚持让他的妻儿第一时间来到医院这个决定到底是对还是错。血压初步稳定后,病人再一次被收进了病房进一步治疗去了。病人被送进病房后,我还在下半夜急诊室的灯光下和同事说起了他的八卦:“没想到他的孩子才三岁,没想到这就是他多次偷偷离开医院的原因.....”第二天,我便得知了一个噩耗:“病人在被收进病房几个小时后便进展恶化了,于凌晨六点钟心跳呼吸停止,宣布临床死亡。“虽然他的妻儿最终还是来到了医院,但病人却已经昏迷,再也没有办法开口说话了。
同事说起这个结果时隐隐有嫌弃我深夜收病人找麻烦的嫌疑,我在听见这个结果时却在内心无比震撼无比纠结和懊恼。他是如此深爱着自己的妻儿,却没有能够在生命的最终一刻陪伴左右。我不知道自己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我至今难以忘记他同我说过的第一句话和最后哀求的眼神。题外话:最近接连处理了三例心跳呼吸骤停,两例是院内心跳呼吸骤停,效果不错,病人现在神志清楚,一例是院外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失败。实际上,对于院外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来说,等到被送进医院里的时候,几乎全部已经回天无力了。为了自己,为了家属,为了身边人,大家还是应该学习心肺复苏。
版权归原作所有,转载请联系原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