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潜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

2021
11/11

+
分享
评论
天行健六西格玛顾问
A-
A+

本文应用潜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对针刺伤中锐器处置环节进行干预,分析在某项操作程序中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在问题出现前就采取一定的措施。

       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可发生在诊疗工作的全过程,分为感染性、放射性、化学性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其中最常见的是感染性职业暴露。本文应用潜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对针刺伤中锐器处置环节进行干预,分析在某项操作程序中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在问题出现前就采取一定的措施,以降低或避免针刺伤发生率。

方法:

      在职业暴露监测过程中,通过组建专业的 FMEA 团队,分析锐器处置流程,找出潜在失效模式,计算风险优先数值(risk priority number,RPN)以及优先干预因素,针对高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并落实。

1629943451414137

结果:

       实施潜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前,排前三位的失效模式依次是:丢弃针头时手未拿捏针柄位置(A);暂时盛装和整理锐器的容器未放置在合适的位置(B);与同事之间配合不默契(C)。实施潜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后,“A”的 RPN 值从 184.71 降低到 45.50,“B”的 RPN 值从 177.13 降低到 52.18,“C”的 RPN 值从 163.47 降低到 25.13,其他 6 个失效模式的 RPN 值也明显降低,前后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发生在锐器处置环节的利器伤发生率由干预前的 1.94%(15 例)下降到干预后的 0.65%(5 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潜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在锐器处置环节的应用,有助于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医务人员,RPN,针刺伤,统计学,感染性,效应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