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科普 | 孕期不做“糖”妈妈,应该注意这些~
近年来,随着我国二胎妈妈日渐增多,临床中发现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持续升高。该疾病对于孕产妇和围产儿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那么,到底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是如何发生的?又该如何正确的预防呢?
今日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为准妈妈们保驾护航!
何为妊娠期糖尿病?
所谓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怀孕之前机体糖代谢水平正常,在怀孕之后出现的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性较大,对于母子安全均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需要特别重视。
妊娠期糖尿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1)年龄
(2)肥胖
(3)家族病史
(4)孕期体重增长过快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有哪些?
对孕产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对于孕产妇来说最主要的影响就是羊水过多,而羊水过多非常容易导致胎膜早破并诱发早产。其次是增加了细菌感染的风险。
对胎儿:造成胎儿死亡率升高,增加了胎儿畸形和巨大儿的发病率、增加了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病风险、增加了新生儿黄疸患病风险。
如何筛查是否存在妊娠期糖尿病?
孕期每个准妈妈在产检时都需要做一项试验——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
如何预防妊娠期糖尿病?
控制孕期饮食
在妊娠期选择食物时,应尽量选择升糖指数较低以及纤维含量高的健康食物。
在烹饪方式上应选择蒸、煮、炖等方法,尽量减少精加工、高盐、高糖和高脂含量食物的食用。
可增加一些全谷类食物,例如豆类、糙米、大麦以及燕麦等,这样能够更好的维持血糖水平,并帮助调节糖耐量。
坚持运动
在科学饮食的基础上,准妈妈们还要积极的动起来。适当的运动锻炼能够更好地调控血糖水平。
特别是对于已经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准妈妈们,适量的运动锻炼能够降低胰岛素的应用量。
最后,需要提醒各位准妈妈们,记得按时产检,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听医生指导!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