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失速,核酸坚挺!
最近几天,IVD企业陆续发布了第三季度业绩,基本都维持稳定增长,新冠检测受益企业在去年的高位增长下,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疫情之下,IVD企业的业绩支撑主要来自3个板块,常规业务、新冠抗原、新冠核酸,抗原主要是出口海外国家,核酸主要是供应国内大规模检测。
其中迈瑞的常规业绩增长稳健,完全不依靠新冠业务前三季度实现了194亿的营收。也有不少IVD企业,今年的前三季度新冠业绩依然一路向好,新冠检测带来的检测红利依然在持续,比如东方基因营收74亿、达安基因营收56.37亿、热景生物营收37.96亿、圣湘生物营收32.67亿、明德生物营收19.38亿、硕世生物营收21.72亿、之江生物营收14.8亿。
不过,从业绩报告也看出了一个现象,那就是海外的抗原检测业绩贡献正在下降,而国内的核酸需求依然坚挺。
选取了4家代表性IVD企业做了个趋势图,分别为海外新冠出口业绩不错的东方生物、热景生物,以及国内核酸卖得很好的达安基因、明德生物。
长期来看,海外的抗原检测业务收入下降是必然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国内出海竞争对手的增多,价格利润的下降,以及当地本国生产供应能力的恢复,还有政府采购的疲软。个人认为,不少企业第三季度的新冠海外业务收入可能是一个较为常态化的情况了,后面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而国内核酸需求坚挺的情况还将持续,主要是因为我国严厉的防疫政策,常态化防控下核酸需求依然旺盛,边检口岸、重点人群一直需要检测;陆续有多点散发的情况,大规模核酸筛查不断;基层医疗机构依然在持续加强核酸新基建;国内取得注册证的企业不多,集采上榜的企业数量有限。
那么新冠的未来增长点还有哪些呢,对海外来说,新冠家用核酸检测或许会有市场,另外就是美国的抗原自检市场;国内来看,国家未来放开抗原检测可能是一个有想象的空间,大家还是要抓紧拿证。
不过,国内的IVD企业看待新冠的贡献一直比较冷静,都在新冠的基础上拓展更多业务的可能性。东方生物加强了在分子诊断、生物芯片方向的布局;热景生物主打肝癌联检、细胞因子项目,以及单人份化学发光平台;达安基因投资的不少早期企业开始贡献收益;明德生物打造的胸痛卒中信息化方案成效显现,血气、化学发光平台持续上量;安图生物在POCT、分子诊断方面发力;万孚生物在出凝血诊断方案、急危重症标志物双平台检测方面亦在加强。
新冠之后,世界再也回不到以前的样子了。对于IVD行业来说,新冠也彻底的改变了行业的形态:IVD新基建更扎实,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检测理念深入人心,企业品牌充分曝光,一个黄金时代正在展开。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