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秋季进补试试“素三宝”!“贴秋膘”别忘了九大进补禁忌!

2021-10-31 22:00   福建卫生报

进入十月下旬,天气转凉,似乎迎来了真正的秋天。

进入十月下旬,天气转凉,似乎迎来了真正的秋天。俗话说,“夏损益,秋进补”,可见,秋天是适合进补的季节,但是,是否每个人都适合“贴秋膘”?秋季进补适宜吃哪些食物?又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呢?

秋季进补,试试清淡“素三宝”

01 莴笋

莴笋肉质细嫩、清香宜人,无论是炖汤、炒菜还是煮火锅,都很好吃。很多人会丢弃莴笋叶不吃,其实莴笋叶中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1、B2、C等高出莴笋好几倍,多吃莴笋叶还能平咳舒气,适合秋天爱咳嗽的人。

02 菜花

花菜又名花椰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它质地细嫩,味甘鲜美,易于消化吸收,适宜于中老年人、小孩和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它具有解毒、清血管、润肺降燥、养肺补肝的功效,还能预防呼吸道感染疾病。

03 秋葵

秋葵有“蔬菜之王”美称,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它含有果胶、多糖等营养物质,具有养胃补肝、减肥补钙的功效;还能降血糖、滋补肾脏,有效缓解秋乏,让你整天都活力满满。据研究,秋葵富含黄酮、维C和胡萝卜素,能调节内分泌、抗衰老,还具有美容养颜功效。

11681635635493468

另外,秋季进补应遵循“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原则,可以增加一些营养物质的摄入,如鸭肉、猪肉、鳖肉、乌骨鸡、鱼、禽蛋、奶制品等既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还能增强抗病能力。而对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群来说,可以常服健补脾胃的莲子、山药、扁豆、百合等。

秋季进补注意9大禁忌 

1.忌无病乱补

“无疾不吃药,无病不乱补”应该是生活常识,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就总想着吃补品,“以妄为常”,反而动摇了身体的基础,诱发现代疾病,或增加得病风险。所以在用药物进补前,一定要先咨询医生,做到有的放矢,治病防病,莫作得不偿失,乱补生乱的事来。 

2.忌恒补不变

“恒补”就是一直或长期服用一种补品。这是不科学的,一则效果大打折扣,二则副作用长期积累,会影响体内诸多平衡,至少有营养上的偏差而失去进补作用。所以,恒补也是得不偿失的进补禁忌。

3.忌凡补必肉

肉的确是进补好食材,但不是时时都必须。肉食一多,就消化不良,久之,“三高”等很多疾病接踵而来。所以,补要根据身体状况。其实,萝卜白菜都是很好的“补品”。

68401635635493877

4.忌越贵越补

“物以稀为贵”是社会集体思想意识,放在养生上,就完全荒谬了。人类是靠众多食材生存延续下来的,稀罕之物必有针对,就不是常规用途。所以常态养生食材,只有适宜或不适宜,没有贵、贱之分。

5.忌重进轻出

有“进”,相应就要有“出”,吃进再好的补品,滞留不畅通,脾胃不运化,也就谈不上“补益”了,所以进补先排毒。或者说,当脾胃消化和肠道排泄都正常时,才考虑进补,才能补出“益”来。

 6.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量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7.慕名进补

认为价格越高的药物越能补益身体,人参价格高,又是补药中的圣药,所以很多人服用,但要注意的是,滥服人参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及鼻孔流血等症状。

8.不分虚实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会适得其反。

9.以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荠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日常食用的核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进补的佳品。

图文来源于人民网健康微信公众号,综合自人民好医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 

来源:人民网健康微信公众号


编辑:饼饼

审核:黄美辉、朱晓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进补,脾胃,莴笋,多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