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呕吐是因新生儿在母体子内或分娩时,有大量羊水、母血或母体阴道分泌物被吞入或吸入,对新生儿的胃黏膜造成刺激,其在出生24h内出现黄色或咖啡色的黏液呕吐物。
新生儿呕吐是因新生儿在母体子内或分娩时,有大量羊水、母血或母体阴道分泌物被吞入或吸入,对新生儿的胃黏膜造成刺激,其在出生24h内出现黄色或咖啡色的黏液呕吐物【1】。由于新生儿反射能力差,呕吐物容易呛入呼吸道引起窒息、肺炎,临床上常采用洗胃方法洗净胃内的粘液,从而避免因呕吐而引起对新生儿的危害【2】。但是,由于新生儿本身的生理及解剖特点,例如:免疫力低,体重轻,容量小,胃肠壁薄等,所以在进行插入胃管的操作时,需要将胃管置入到一个恰当的长度,不能过深,也不能过浅,否则都将影响到最后的洗胃效果,并且容易发生胃黏膜损伤出血等并发症。因此,在本次研究中,主要讨论治疗新生儿因吞入羊水导致的呕吐时,洗胃过程中两种插管长度对洗胃效果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新生儿科自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取的新生儿呕吐病例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男性25例,女性23例,剖宫产出生28例,引道分娩出生20例,体重在2.5~4.2kg,平均体重3.3625kg;观察组48例,男性27例,女性21例,剖宫产出生30例,引道分娩出生18例,体重在2.8~4.1kg,平均体重3.3841kg。两组新生儿科一般资料,如性别,出生方式,体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材料 本次研究的胃管均选用新生儿专用的硅胶胃管,直径2.8mm,胃管1个顶孔和1个侧孔,使用20ml注射器进行洗胃。
1.2.2 用物准备 新生儿胃管,弯盘,注射器,0.9%生理盐水(35-37℃),无菌手套,听诊器,复苏气囊以及氧气。环境准备:光线明亮,易于操作。
1.2.3 胃管长度的侧量方法 观察组新生儿采取新生儿自身前额正中--肚脐,红色标记符号做标记;对照组新生儿采用新生儿自身前额正中发际--剑突,蓝色标记符号做标记。
1.2.4 洗胃操作过程 将新生儿放置在操作台面上,必要时先放置在辐射台进行保暖。新生儿头部下方垫—10cm左右高度的软枕,应用同一型号的硅胶胃管,按照前额正中发际一肚脐、前额正中发际一剑突,经新生儿口腔进行两种胃管长度的插入,置管后,需要确认胃管是否顺利插入到胃内。若抽到胃液,可以注入空气,证明胃管在胃内固定的方法是使用胃部听诊,听到气过水声则证明胃管已固定【3】。确定后,使用20m1注射器将胃内容物缓慢抽出,然后更换新的20ml注射器,将0.9%的生理盐水缓慢注入到新生儿的胃部,每次注入10ml,每次注入完毕,均改变新生儿的体位,然后等量回抽,如果不能等量回抽,可尝试再次改变体位,或轻轻旋转胃管,再次进行缓慢回抽,通过反复注射洗胃液直到抽出的洗胃液澄清为止。洗过程中,切记不可快速大力回抽,或使用小于10ml注射器,压力过大会增加新生儿胃粘膜损伤出血的发生率。洗胃完成之后,新生儿取右侧卧位,头部稍拍高,禁食6h后护士协助母乳喂养 。
1.3
临床观察指标对两组新生儿洗胃的效果,洗胃时间,胃粘膜损伤出血例数进行对比观察。
1.4
评价标准
显效 新生儿在进行洗胃之后24h之内没有再出现呕吐情况;
有效 新生儿经洗胃之后在12h之内没有再出现呕吐的现象;
无效 在进行洗胃之后,在12h之内新生儿仍然出现呕吐情况。
2 结果
通过对两种洗胃胃管插入长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新生儿胃管长度为前额正中发际一肚脐,对照组新生儿胃管长度为前额正中发际一剑突。采用前额正中发际一肚脐测量洗胃管插入长度洗胃效果显著,并且缩短洗胃的时间,减少因反复冲洗对胃粘膜的损伤。
3 讨论
新生儿呕吐是新生儿出生后临床常见的现象,如处理不及时将会引起新生儿室息或吸人性肺炎,严重影响新生儿的预后,洗胃是新生儿呕吐的有效治疗方法。可是新生儿有自身的生理及解剖特点,并且传统洗胃方法本身也存在不足,导致即使进行洗操作后,因为清洗不彻底仍可能出现呕吐,仍然存在室息或吸入性肺炎的风险,增加了新生儿的痛苦【4】。传统的洗方法,由于胃管的插入长度有限,只能到达胃门,而新生儿胃短而直,胃内容物多储存在体下段及窦部,即使洗直到洗液澄清,但是仍留有死角,洗胃效果欠佳,但是通过加深胃管插入的长度后,能够将胃体下段及窦部的羊水清洗干法,与前额正中发际一剑突相比,插管长度大致要多出3-4cm左右,该方法可使洗胃液的吸出成功率增高,从而洗胃的效果较好【5】。在本次的研究中,选取我科室出生后呕吐的新生儿,主要采用两种洗胃管的插入长度,即观察组新生儿插入胃管长度为:前额正中发际一肚脐,対照组新生儿插入胃管长度为:前额正中发际发际一剑突,在洗过程中这两种插管长度对洗胃效果的影响。从效果上看,观察组新生儿的洗胃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新生儿,且观察组新生儿在洗胃过程中洗胃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胄粘膜损伤出血率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取得了更好的洗胃效果。
综上所述,在本研究中,主要在新生儿洗胃过程中对两种洗胃胃管插入长对洗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观察和研究。观察组新生儿胃管插入长度为:前额正中发际一肚脐,对照组新生儿插入胃管长度为:前额正中发际一剑突。经过观察和研究,发现采用前额正中发际一肚脐的胃管插入长度洗胃效果显著,并且缩短洗胃的时间,减少因反复冲洗对胃粘膜的损伤,有效性和安全性显著,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李娜)
参考文献
【1】李健.洗胃后配合间歌胃肠减压治疗新生儿顽固性呕吐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35):4-5,6.
【2】何.104例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患儿洗胃后呕吐与喂养关系的探讨【J】.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5,4(3):75.
【3】张雨,张璋.洗胃治疗新生儿呕吐96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1,5:1793.
【4】明进.新生儿置人两种胃管长度对洗胃效果的观察【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10(3):56-57.
【5】蒋辉英.新生儿洗胃胃管插入刻度的研究【J】.吉林医学。2016,37(9):2340-2342.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