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协作,独辟蹊径,以“镜”治瘘——首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食管瘘修补术成功实施
我院呼吸内镜中心联合新生儿外科,于10月18日应用激光及氩等离子凝固术成功为一4月龄的患儿实施了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食管瘘修补术。此项技术为气管食管瘘患儿的治疗提供了非开放性手术选择,填补了我院及西北地区的技术空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上消化道造影(术后)
上消化道造影(术前)
患儿洋洋(化名)出生后不久因呛奶咳嗽被诊断为“先天性气管食管瘘”,行瘘修补术后不久又出现频繁呛咳、反复肺炎,就诊于我院后经支气管镜及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提示瘘管仍然存在,收住于新生儿外科。考虑到患儿年龄小,多次手术风险及创伤大,家长对再次手术有巨大的心理压力。新生儿外科与呼吸内镜中心团队为避免患儿经受再次开放性手术创伤,经过反复论证,在取得家长知情同意后决定行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食管瘘修补术。 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食管瘘修补术是通过激光和氩等离子凝固术对瘘管及瘘口的黏膜组织进行烧灼,人为形成新鲜创面,通过自身组织修复使气管食管瘘闭合的呼吸介入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风险小、费用低、恢复快的优点。对于不能耐受外科手术、姑息性治疗和反复复发性气管食管瘘患儿,呼吸内镜介入技术是一种有益的补充治疗手段。 在为患儿施行手术之前,呼吸内镜团队反复模拟手术操作,对设备参数、术中手法、包括术中瘘道意外损伤、术后应急预案等做了充分的评估与准备。手术当日,在麻醉科的配合下,余宏川主任医师带领陈伟超、王贞两位医师顺利为患儿实施了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食管瘘修补术。在新生儿外科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护下,患儿术后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术后1周复查上消化道造影提示瘘管成功闭合,术后9天患儿顺利出院。新生儿外科与呼吸内镜中心团队受到家长的衷心感谢与高度赞誉。
介入手术过程
激光烧灼
术前导丝探查
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食管瘘修补术是一项难度较高的呼吸介入技术,我院呼吸内镜中心率先成功开展此项技术,标志着我院呼吸内镜介入技术到达了一个新的水平,同时也彰显了我院多学科合作模式下的整体化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呼吸内镜中心将继续积极与兄弟科室协作,充分发挥微创介入的优势,不断开拓新业务,为更多的患儿提供高质量治疗技术,发挥儿童呼吸内镜介入技术的区域引领作用。
文字:呼吸内镜中心
照片:呼吸内镜中心
排版:杨孟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