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业绩大涨的辉煌背后,全是谎言。
3年业绩大涨的辉煌背后,全是谎言。
近日,同济堂收到了来自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处罚通告,称公司可能遭强制退市。受到此次事件的影响,同济堂股价跌停。
不过,此同济堂并非中华老字号贵州同济堂,而是通过借壳上市的湖北同济堂(下称同济堂)。
2020年4月27日,同济堂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收到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经过一年半的调查,证监会查明,公司2016年至2018年累计虚增收入207.35亿元,存在财务造假、未及时披露占用资金等多项违法违规事实。
曾经,同济堂连续三年业绩大涨,却在对赌期后断崖式下跌,如今濒临退市边缘,同济堂到底何以至此?
始作俑者:张美华
2001年,张美华辞去公职,转身下海创办了湖北同济堂药房有限公司。在此之前,他本有着光明前途,能在仕途中平步青云。
在外人看来冒险的决定,却让张美华实现了“一夜暴富”。早在1991年日本留学期间,张美华便发现国内的医药流通方式与国外相比更传统,如果能从体制、模式和管理层面改革,将会有无限的商机。
因此,在创业之初,张美华便有着清晰的发展规划。一是发展连锁网络,二是建立物流体系,三是建立供应链,既能迅速铺开商业网络,又能解决资金不足的难题。
短短5年不到的时间,同济堂的分店数量达到了3000家,同济堂也直接跃居中国连锁药店排行榜的第三名。但是,张美华并不满足于此。2016年,张美华经历一年的资产重组,携同济堂作价61亿元借壳啤酒花,成功登陆A股市场。
根据啤酒花与同济堂控股签订的《盈利预测补偿协议》及补充协议,根据对同济堂医药的盈利预测及评估值,双方一致同意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同济堂医药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不低于4.6亿元、5.29亿元、5.61亿元。
在资本市场的作用下,同济堂业绩翻了8倍之多,直接从2015年的12亿元暴增至2018年的108.4亿元,同期的净利润则由0.65亿元增长至5.29亿元。
然而,亮眼的业绩也止步于此。3年的业绩对赌期后,同济堂营收和净利润双双暴跌。同济堂2019年年报披露,2019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2亿元,降幅超76%。
种种劣迹:终身禁止入市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在证监会的立案调查期间,同济堂的劣迹也一桩桩的浮出水面。
2016年至2020年,同济堂经营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现金流净额(分别是分别为1.60亿元、2.06亿元、-7.11亿元、-2.93亿元、0.17亿元)却在由正转负,最终入不敷出。
由于资金紧张,同济堂在资本市场中频繁借款融资,增加的金额主要为银行借款、担保借款、抵押借款等。直至2019年,同济堂已逾期未偿还的短期借款总额为3.13亿元。
从通报来看,同济堂在重组上市之后便开始通过3家子公司进行虚构业务、虚增销售及管理费用、伪造银行回单等操作,累计虚增收入211.21亿元,虚增成本178.51亿元,虚增利润总额超过28亿元。实际上,同济堂从2017年至2019年的净利润皆为负,2020年更是巨亏23亿元。
除了长期财务造假,同济堂还涉嫌三项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包括未及时披露及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的关联交易、未如实披露公司募集资金存放及实际使用情况,以及未及时披露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及重大诉讼的有关事项。
但是,与惨淡的业绩经营相比,张美华家族并未停止其商业野心的疯狂扩张。根据天眼查,单张美华实控拥有的企业就高达103家,其妻子李青实控的企业达45家,儿子张力喆旗下实控公司也有25家,涉及领域包括房地产、旅游等。不过,于昔日的数十亿家产而言,如今张美华家族也只剩7亿了。
对此,证监会作出了相应处罚:因财务造假,同济堂被罚款300万元,同济堂实控人张美华、李青夫妇被罚款500万元,同时终身市场禁入;财务总监魏军桥被处以100万元罚款及10年市场禁入。
爆雷:失控的扩张
从百亿营收到巨额亏损,同济堂的多元化布局悄悄点响了这枚“爆雷”。
数据显示,同济堂控股占用同济堂资金达10.47亿元,这些资金或是流向了同济堂控股的其他企业。
早在上市之前,同济堂就开始了多元化布局,张美华将业务线拓展至健康发展、养老服务等服务,后续又新增了健康产业园、健康旅行、房产置业等多元化产业集群。正是这些种类繁多的业务拖累了同济堂,除了严重亏损的子公司,同济堂旗下控股的子公司还有3家是注销状态。
即使在上市之后,同济堂甚至还保留了此前已经处于停产、停业状态的新疆啤酒花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新疆乐活果蔬饮品有限公司等公司,并试图将这些走入“末路”的公司重新运营起来,反而事与愿违。2016年至2020年,这四家公司的累计的净亏损金额接近1亿元。
其实,从张美华扩张的商业领域可以看出,他在将同济堂发展成为融合房地产、旅游、果蔬等元素在内的健康产业链。这也恰恰反映了一个问题:形成产业链的基础在于长时间、可持续的高融资能力,但同济堂却只顾着产业链的扩张,忽略了资金“健康”。
参考文章:
[1] 市界:《同济堂或遭强制退市!虚增收入超200亿 背后老板曾是荆州首富》
[2] 海西商界:《连续4年财务造假?年赚108亿的知名药企,终究只剩一地“鸡毛”》
[3] 证券之星:《超百万手出逃!三年虚增收入超两百亿,同济堂或将被强制退市》
[4] 投资快报:《虚增利润触及多条退市“红线” *ST济堂拟遭处罚 投资者索赔登记已启动》
[5] 经济观察报:《同济堂医药两只债券违约 累计本息合计近4.6亿元》
[6] 医药早知道:《突然爆雷!同济堂因财务造假遭罚款300万元,责任人或将终身禁入市场!》
[7] 经理人:《同济堂危局演变》
来源:思齐俱乐部
作者:Janessa
排版:Joyce
责编:Adam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