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岁的刘大爷独自去泡温泉 泡了半小时左右 走出池子时突然跌倒在地 幸亏旁人及时发现 将其送到了福建省级机关医院。
近日
79岁的刘大爷独自去泡温泉
泡了半小时左右
走出池子时突然跌倒在地
幸亏旁人及时发现
将其送到了福建省级机关医院。
接诊的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林细康检查后发现,
刘大爷长期都有高血压,
并且有心脑肾等多个器官并发症,
长时间在高温池子里泡着,
导致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
所以出现了意外。
好在经过抢救治疗,
已转危为安,病愈出院。
这些人群要小心“晕堂”
泡温泉时出现头晕目眩、心慌、出冷汗、四肢乏力等不适并不少见,严重者还会突然失去意识、跌倒,甚至危及生命,这种现象也被称为“泡澡综合征”或“晕堂”。
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病人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中风或心肌梗死而危及生命。
此外,低血压、贫血、身体素质较差、缺乏锻炼的人,也容易在泡温泉时出现晕厥,且女性较男性多发,老人多于年轻人。
晕厥应尽快离开浴室
出现头晕、心悸、四肢无力等轻微症状,应立即离开浴室,躺下休息,适当喝些热水或糖水,慢慢就会恢复正常。如果病情无好转,应尽快送院。
出现失去知觉,但呼吸平稳,应立即将其平抬出浴室,以脱离低氧环境,出浴室后应让病人保持平卧,把腿垫高,并注意开窗通风。
若病情不见好转,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及时拨打120,呼请急救医生到现场抢救。
如何预防意外?
1 避免空腹
人体在密闭和高温的环境中容易出现低血糖,导致晕厥或休克,只吃少量东西或空腹泡温泉,会加剧低血糖反应。
饱餐后立即泡澡也不可取,此时全身的血液大量聚集在消化系统,胃肠道血管扩张引起的血流重新分布,会影响脑部血液供应而导致晕厥或中风。
2 避免水温过高
水温太高会引起全身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加上全身血液都集中在下半身,导致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而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或晕厥、中风等意外,建议泡澡时水温应控制在37℃-41℃。
3 避免时间过长
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脏病的患者,不要超过15分钟。最好选下午或晚上,不宜在早晨。同时注意一天内泡澡次数最多不能超过2次。
4 专人陪护
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疾病的老人,体质虚弱、大病初愈者及儿童泡温泉要有专人陪护。
5 做好准备工作
泡前喝一杯水,补充全身的血液容量,洗浴前后最好饮用含钠、钾离子的饮料或含糖淡盐水。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体位变化时动作要缓慢,避免久蹲和突然站起。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林颖
编辑:杨小懒
审核:黄美辉、朱晓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