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散型医联体、基层首诊、公立医院会计体系建设、医患关系
团队读书分享 |
CHAPTER 01
区域内松散型医联体运行模式探讨
北京中医药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研究生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联体中心 杨文菊
文献概述:文章通过对厦门市第五医院与翔安区内5家基层卫生院和1家妇幼保健院签订医联体(松散型)经验进行总结,厦门市第五医院通过人力资源下沉、信息化互联互通、同质化管理、文化融合建设等措施,探索出以推动“十个医学中心”为契机的合作模式,引导分级诊疗,形成上下联动、分工明确、协作密切,促进上下级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了区域内运营管理、同质化建设、信息一体化、人才培养、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为患者提供优质、便捷、安全、高效的健康医疗服务,也为区域内医联体建设及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我的思考:区域内医联体的建设,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统一管理。基层医院与三甲医院在信息系统、管理水平、医疗水平、文化建设等各方面都存在这巨大的差异,各医院在医联体建设中应明确定位,要明晰差距,找到优势。同时在管理方面要实现同质化管理,基层医疗机构要配合各项三级医院完成各项医联体工作,对医联体建设认识到位,这样才能让专家在基层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曹冰,高传娥,邱丽莎,陈珍妮.区域内松散型医联体运行模式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20,40(12):98-99.
CHAPTER 02
医联体内患者基层首诊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成都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2019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院管理班 陈丽
曾任校武术协会团支书、校学生会办公室干事
参与编写医联体书籍,热爱运动与旅游的吃货少女
参考文献:[1]陈玉香,蒋鹏,刘顺,梁雷颖,赵劲民.医联体内患者基层首诊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21,38(9):13-17.
研究目的:为推进医联体建设、落实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提供实证依据和政策建议。
研究方法: 选择广西试点 医联体内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开展问卷调查,应用Epidata和Spss录入和分析数据,分析基层首诊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文献概述:基层首诊影响因素1.患者病情轻重。2.医保。3.患者的受教育程度4.医联体就诊经历5.对医联体了解程度6.就诊医院类型。影响患者基层首诊的原因:调查显示,愿意到基层机构首诊的患者占 64.9%,原因是:离 家近、照顾方便,医保报销比例高,排队等待时间短,就医环境好 , 转诊至大医院方便, 治疗具有连续性,问诊详细,家庭式服务,长处方。不愿意的原因有:医生能力不高、(41.5%)、药品品种数量不足(21.1%)、医生数量较少 (16.1%),诊断治疗设备仪 器落后,检查项目少 ,没有病床 , 浪费时间, 报销比例低 。最后,文章得出结论,一是广西试点医联体内双向转诊机制已初步建立, 患者基层首诊意愿较为明显。二是要加强对医联体政策的宣传,提高基层首诊率。三是要提升居民的文化素养,集合各方力量,加大 “三医”协同联动,实现自主自愿的基层首诊 。
我的思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卫生体系内部的服务协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社区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越满意,则越倾向于进行基层首诊。然而,目前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条件设施和医疗技术水平与大医院相差太远,因此,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险覆盖率,通过医保补贴等多种方式来降低医疗服务价格,同时采取多种途径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条件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步伐,进而提高其服务能力,促进居民基层首诊率的提高。
CHAPTER 03
公立医院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意义与对策
成都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2020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院管理班 李冰伶
文献概述:医院作为特殊的“企业”既需要实现其公益性、福利性任务,又要面对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带来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此背景下,公立医院建立专业财政管理—会计体系十分重要且具有现实意义。公立医院管理会计体系基于管理会计这一新兴学科,其核心在于对医院运行的整个过程进行预测和决策。不仅仅需要财务核算信息这一类单纯的数据陈述资料,而是需要为医院管理者提供预测和决策信息。目前我国在相关方面仍存在相关问题,如医院管理层与会计体系的连接不紧密,会计团队人均专业水平不强,缺少系统的学习、培训和管理制度。文章也基于以上主要问题给予了相对应的建议和意见。
我的思考:文章简单分析了我国医院管理会计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最主要还是因为目前尚处于医院管理改革阶段,大部分医院对于后勤管理不够重视,难以系统地引进专业的人才和设备。加之医院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跨度较大,缺少复合型人才全面地建设此体系,希望能从传统医院、会计、企业等多方角度出发合力建设体系,取长补短,立足于医院不同于普通企业的特点建设真正适合的体系。
CHAPTER 04
基于扎根理论与核心文献的医患关系
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成都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2020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院管理班 郑馨睿
曾任团委秘书处干事、外联部干事
现任医联研习社副部长,组织参与多项活动
团队协作能力强,热爱自由与美食
参考文献:[1]曹茹,王锦帆.基于扎根理论与核心文献的医患关系影响因素模型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21(9):664-671.
文献目的: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并选取含“医患关系”的文献建立数据库,全面探索医患关系影响因素。
文献内容:鉴于扎根理论研究,构建一套较为系统的医患关系影响因素模型。而文献及访谈的文本内容作为字符型数据以个案顺序依次复制、粘贴、存档,通过对文本进行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形成初步模型。通过分析,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医务人员、患方群体中的不信任心理、医院与行业环境、政治与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同时提出六个解决措施:强化医务人员医德建设;引导患方群体成为自身健康管理者;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优化医务人员评价体系;政府主导多群体形成合力;增强监管力量;创造互惠共赢的协同治理环境。通过扎根理论与核心文献有效解决医患关系问题。
我的思考:随着医疗卫生事业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医患矛盾日益严峻,这严重危害医患双方共同利益,干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违背健康中国国策。通过扎根理论分析与研究医患关系,能够为我国医患关系发展提供发展方向,有效解决医患关系问题,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文字: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联体中心读书团队
排版:成都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陈丽
审稿: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联体中心
医院管理学博士 张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