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微创手术可有效解决抗精神药物所致副作用等诸多负担

2021-10-26 14:34   颅脑神经医学

功能神经外科专家认为,手术治疗是破解药物困境的最佳办法。

       抗精神病药是精神分裂症的首选治疗药物,这类药物能有效减轻疾病相关的症状及行为,但也存在显著的药物副作用,包括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嗜睡、肥胖、月经失调、糖脂代谢紊乱、便秘等。其中以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最为常见,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服用抗精神病药后,容易出现明显的锥体外系副反应如流涎、震颤、呆板(行动迟缓、表情呆滞,思维迟钝)等,严重影响精神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外在形象,给精神病人及其家属造成很大精神负担。

       临床治疗上,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法耐受药物带来的副作用,但停药即复发,一直是家属迫在眉睫的难题。

       患者刘某,男性,29岁,因“失眠、幻听妄想、胡言乱语、怪异行为、强迫行为,精神分裂症病史8年余”入院。2013年读书期间无明显诱因出现精神异常,表现为:睡眠差,情绪低落,说上学没有意思,无故发呆,学习成绩下降,家属未给予重视。数月后,患者怀疑奶奶要害他,胡言乱语,说父母不是亲生父母;行为异常,夹着左手走路,自言自语;对家人漠不关心,不愿与人接触及交流,生活被动,孤僻、懒散,当时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门诊给予口服奥氮平和中药等药物治疗,后调整为芮达和中药治疗,症状明显缓解,但患者出现口角流涎、不自主抽动等症状。家属因药物副反应加重前往北京三甲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给予阿立哌唑等药物治疗,症状及药物副反应控制欠佳。

       患者发病以来共计住院4次,最长的一次住了近一年,服用过多种抗精神症状药物,包括氯氮平、芮达、阿立哌唑、氨磺必利、奥氮平、丙戊酸钠等对症治疗,规律、足量、足疗程服药,曾使用过电休克治疗,症状都不见好转。现患者:凭空听见有人跟他说话,有时听到声音叫他出去,经常与听到的声音对话、争吵,大喊大叫,胡言乱语说有人控制他;有时情绪激动,肢体不自主抽动,不断进行重复动作;不愿与人接触及交流,对家人漠不关心,自言自语,孤僻、懒散,接触被动,否认自己有病,无自知力,社会功能明显受损,今家属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我院,门诊拟“精神分裂症”收入院。

       术后,患者的敏感多疑、被害妄想、非血亲妄想、情绪激动、自言自语等症状得到控制,问答切题、条理清晰,可以准确说出家庭住址、毕业院校等基本信息,日常生活能够自理完成,承认父母是亲生父母,对父母态度转好,亲情感、认知功能恢复,出院前未见症状、行为反复。

       功能神经外科专家认为,手术治疗是破解药物困境的最佳办法。

       研究认为,精神疾病与大脑边缘系统的神经核团(例如杏仁核、扣带回、内囊前肢、中央隔区、伏隔核、尾核下束、眶束、额束等)的神经递质异常分泌、代谢紊乱有密切关系。手术可以直接调节边缘系统上相应神经核团的神经递质功能,阻断某些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进而迅速减轻或消除精神症状。一旦顽固性精神症状获得有效控制,患者服药量就可能减少,这也间接减少了药物治疗的副作用。

       手术与药物治疗相比,其疗效来得更加迅速、彻底。例如,我科曾对2400例难治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手术组1200例,药物治疗组1200例。疗效分析发现,手术让暴力、敌视、攻击、敏感多疑、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迅速消失,术后病人对药物敏感度明显提高,服药量仅为术前的1/3。而药物治疗组,即使服用足量药物,也难以控制顽固性精神症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神分裂症,胡言乱语,药物治疗,微创,药物,精神,解决,症状,患者,家属,父母,外系,锥体,反应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