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共入组150例患者,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和安慰剂+利妥昔单抗各75例。
iNNOVATE研究是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III期研究,它对比了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VS安慰剂+利妥昔单抗用于既往未治疗或经治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的疗效和安全性,首次结果发布在2018年的NJEM,当时随访30个月的PFS率分别为82%和 28%,联合方案的获益无视MYD88或CXCR4突变状态,且停药时间与进展风险相关。
近期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杂志发布了iNNOVATE研究的50个月随访最终分析结果,发现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较安慰剂+利妥昔单抗在WM仍有优势,且无视MYD88或CXCR4突变状态、既往治疗或主要患者特征。现分享如下
研究共入组150例患者,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和安慰剂+利妥昔单抗各75例。患者具体情况如下
在中位随访50个月的最终分析中,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的中位PFS明显长于安慰剂+利妥昔单抗,分别为未达到和20个月,前者降低了75%的进展或死亡风险(HR=0.25; 95% CI, 0.15 - 0.42; P<0.0001)
预估54个月PFS率分别为68%和25%,而预估48个月PFS率分别为71%和25%。
重要的是,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对安慰剂+利妥昔单抗的PFS获益可以无视基因分型,例如MYD88WT/CXCR4WT基因分型患者中,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 VS 安慰剂+利妥昔单抗的54个月PFS率分别为70%和30%,而MYD88L265P/CXCR4WT的54个月PFS率分别为72%和25%;MYD88L265P/CXCR4WHIM的54个月PFS率分别为63%和21%。
此外不管哪种基因分型,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对安慰剂+利妥昔单抗的54个月和48个月预估PFS率均相似:MYD88L265P/CXCR4WT的48个月PFS率为79%和25%,而MYD88L265P/CXCR4WHIM的48个月PFS率为63%和21%,MYD88WT/CXCR4WT基因分型则分别为70%和30%。
同时,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对安慰剂+利妥昔单抗的PFS获益可以无视既往治疗情况:既往未经治疗WM患者的54个月PFS率均为无法评估,48个月PFS率分别为70%和32%;而对于经治患者,54个月PFS率分别为68%和20%,48个月分别为71%和20%。
除了基因分型和既往治疗情况不影响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的临床获益,联合方案还可以无视主要患者特征:在多数预先设定的亚组中,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较安慰剂+利妥昔单抗均可显著降低进展或死亡风险,预先设定的亚组包括经治患者的血清IgM水平、Hgb、IPSS WM评分和MYD88突变状态等亚组,和未治疗患者的多数亚组。
同PFS一样,中心实验室评估的ORR (92% vs 44%)和至缓解(≥MR)时间(中位1个月 vs 3个月)也是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高于安慰剂+利妥昔单抗。
≥PR率,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和安慰剂+利妥昔单抗分别为76%和31%(p<0.0001)。
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的缓解深度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24个月为72%,而60个月为76%。并且无视基因分型和既往治疗状态,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较安慰剂+利妥昔单抗的缓解率都更高,至缓解时间也更快,例如,MYD88WT/CXCR4WT分型患者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和安慰剂+利妥昔单抗的缓解率分别为82%和56%,而MYD88L265P/CXCR4WHIM分别为100%和94%,MYD88L265P/CXCR4WT分别为48%和43%。
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较安慰剂+利妥昔单抗可带来持续的Hgb改善:基线期的Hgb分别为10.5g/dL和10.0g/dL,最终分析时则分别有77%和43%(P<0.0001)达到持续的Hgb改善。
IgM方面,两组的基线值分别为32.9g/L和31.8g/L,但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组在治疗的第一年便可观察到显著下降,且在56个月达到极值–33.5g/L;而安慰剂+利妥昔单抗组IgM的初始下降不明显,57个月时达到极值仅有–26.9g/L。
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和安慰剂+利妥昔单抗组中位OS均未达到(HR=0.81; 95% CI, 0.33-1.99; P=0.6430),预估54个月OS率相似,分别为86%和84%
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和安慰剂+利妥昔单抗分别有12%和63%的患者接受了后续治疗,前者的中位TTNT明显长于后者,分别为未达到和18个月(p<0.0001)。
最终分析时,伊布替尼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48个月,而安慰剂组为16个月。
即使存在一些常见的合并用药(例如49%合并抑酸药、41%合并抗血小板药、24%合并抗凝药、40%合并降压药),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的耐受性整体良好。与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中,临床关注的最常见的≥3级不良事件为感染、贫血、房颤和高血压,且多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
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和安慰剂+利妥昔单抗组均报告了临床显著的生活质量改善,其中两组在EQ-5D-5L评分(51% vs 55%; P=0.652)和效用评分(utility score,47% vs 36%; P=0.168)的改善比例无显著差异,但前者在FACT-An评分方面更优,分别为75%和59%(P=0.039),且在贫血分量评分也有优势(anemia subscale score, 67% vs 48%; P=0.025)。
与iNNOVATE研究初步分析一致,本次最终分析确认了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WM可带来持久疗效,且无视基因分型或既往治疗状态,持续随访50个月,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在不同指标均优于利妥昔单抗单药。
安全性方面,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不良事件多发生于治疗第一年且多随着时间推移而下降。不良事件导致的停药率较低,且多数不良时事件在伊布替尼降低剂量后缓解,表明本联合可通过调整给药剂量给予有效控制,从而使患者保持治疗并持续控制疾病。
MYD88 和CXCR4突变是WM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而本研究中联合方案较利妥昔单抗单药的的临床获益不依赖于突变状态,并在CXCR4突变患者获得了100%的ORR和77%的MR。
总的来说,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可以为WM患者带来持续疗效,与利妥昔单抗相比显著降低了进展或死亡风险而无视基因分型或既往治疗情况,缓解更快,同时联合方案的耐受性也良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