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引出76人,医疗系统贪腐窝案曝光。
10月1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了新一期的《深度调查》节目——《深度调查丨斩断围猎与被围猎的黑色利益链》。
一人引出76人,医疗系统贪腐窝案曝光
2017年2月,三名劫匪为谋取财物,假冒纪委监委将时任来宾市人民医院原院长周方绑架至山东,逼迫其“交代问题”。在劫匪的威逼之下,心虚的周方写下了一份包含其违纪违法事实的“交代材料”,正是这份“材料”,后来成为了来宾市纪委监委掌握周方受贿证据的关键线索。
据中纪委官网信息披露,调查初期,工作人员并未在周方的银行存款账面上发现异常。原来,周方将收受的绝大部分财物分别以现金、银行卡等保管在5人处,其中有3人为医疗器械商。审查调查发现,周方收受近20名医疗行业商人财物,主要违纪违法行为发生在药品、医疗耗材、检验试剂及医疗器械等采购过程中。
10%回扣成“行规”,暗中通报、明招暗定,招标采购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医疗器械商晏某是为周方保管涉案财物的商人之一。
2005年至2011年,周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晏某所在的医疗器械公司销售耗材、小型设备提供帮助,晏某按照结算款10%-20%的比例多次送给周方共计180万元。
“医院科室会先提出设备的采购计划,经过内部程序讨论决定后,最后还要设备科和相关科室提出一个方案,说明想要哪个品牌。”每次招标前,周方都会向关系密切的商人暗中“通报”设备参数、预算价格等信息,并要求相关科室按照这些商人代理厂家的设备参数“量身定做”采购标准,隐形决定中标供货商,再从中收取巨额好处费。
几乎在同一时期,医疗器械商李某、龙某、伍某等人都按成交价的10%,分别送给周方134万元、188万元、363万元。
“这种政商关系肯定不是良性的,但大家都这么做,潜规则就是这样。”晏某说。
院长拿大头,科长拿小头,上行下效严重破坏医院政治生态
明招暗定的做法,使医疗设备采购公开招标变成“走过场”。而公开招标则成了周方等人权力寻租的“遮羞布”,上演着一手买设备,一手收回扣的腐败交易丑剧。为使这些医疗设备顺利中标进入医院,代理商行贿时通常是“院长拿大头,科长拿小头”。
“行贿人买通哪个领导,下面的人也要同时买通,否则有可能会被举报。如果科室的人也搞定了,大家都有利可图,事情做起来就顺理成章。”来宾市纪委监委第八审查调查室主任黄敏炜说。
2019年,后任院长杨文彬被查,直言“当时我做副院长,他做院长,根本不给我什么机会,我明知道他拿这些钱,到我时为什么不拿?”
最终,来宾市人民医院前后两任院长周方、杨文彬接连落马,当地医疗卫生系统76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严查腐败,医疗大整治开始
今年4月27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最新发布了一则《关于印发2021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其中对新一轮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整治的重点进行了明确。
5月,召开部际联席会议,督促相关部门担负起行业治理责任,严厉打击回扣问题,全面构建“亲清”医商关系。
6月7日及20日,中纪委两次发文,分别评价了南京市纪委监委督促市医保局等职能部门协作建成全国首个医用耗材综合治理监管平台——“南京医用耗材阳光监管平台”,以及浙江省上线试运行的富阳区“智廉医院”大数据监管平台,对利用大数据赋能监管监控环节的整治成果给予较高评价。
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全国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行动计划(2021-2024年)》,集中开展整治“红包”、回扣专项行动。
从今年国家的多个通知以及行动中可以看到,在2020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基础上,2021年国家对于医疗领域的整治更加严格,且更多的聚焦到医疗器械企业上。
医疗腐败不仅局限于医疗系统内部人员,还会涉及到相关的代表、经销商、甚至企业。
根据国家医保局最新办法要求,以及国家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落地,凡是涉及行贿、回扣等问题,无论是谁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还要追责企业。在日趋严格的行业监管之下,企业、个人谁都不能心存侥幸。
合壹汇医疗观点
所有的腐败都离不开利益的纠扯,但由利益构筑起来的关系正如水中浮萍,飘摇且不可靠。当“人情关系”不复存在,企业该拿什么去参与市场的残酷竞争?这个问题值得所有的企业、代表们深思。
来源:合壹汇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