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衡道丨新闻】病理诊断实现肉眼识癌:智能显微镜载片无需染色就能直接观察到早期癌症的存在

2021-10-13 16:42   衡道病理

科学技术的变化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能为人类疾病诊断或治疗提供帮助。

科学技术的变化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能为人类疾病诊断或治疗提供帮助。近日,一项发表在《Nature》杂志一篇题目为“Colorimetric histology using plasmonically active microscope slides”的文章表明:通过在纳米尺度上修改传统显微镜载玻片的表面,生物结构和细胞呈现出一种鲜明的颜色对比,可以用来立即检测疾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来自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的科学团队开发了一种具有特殊光学结构的载玻片,无需任何特殊处理,即可令不同的细胞和组织展现出不同的色彩。通过颜色的变化,研究者们成功区分了正常的上皮组织、癌前组织和乳腺癌组织。在过去五年里,项目负责人Brian Abbey教授一直在La Trobe大学与联合发明人Eugeniu Balaur博士共同研发这项技术。


Abbey教授说:“目前的组织成像方法通常依赖于染色或标记细胞,以便使它们在显微镜下可见。即使有了染色或标记,对病理学家来说,检测癌细胞仍然具有挑战性,有些样本可能会被误诊,尤其是在疾病的非常早期阶段。最近纳米技术的突破使我们能够操纵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使异常细胞看起来与健康细胞有不同的颜色。将我们幻灯片上的图像与传统染色法进行比较,就像在看彩色电视,而你之前看到的都是黑白的。”


简单来说,科学家们在普通的载玻片上附加了一层特殊纳米涂层,涂层上的阵列结构形成的光位于470~550nm可见光范围内,上面再附加一层超薄的保护层使得纳米涂层不受环境的影响。将生物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不同组织的细胞密度差异会导致观察到的颜色不同,使用专业的软件解析图像的色相、饱和度、亮度以及图像像素颜色空间值,就可以以数字化的方法来分析切片的病理结果了。


纳米载玻片实物


放了样本的样子


在这项研究中,来自拉La Trobe分子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与Peter MacCallum癌症中心的联合首席研究员、副教授Belinda Parker的团队合作,对新技术进行试验,以帮助诊断非常早期的乳腺癌。


这项研究是与来自加文医学研究所、墨尔本皇家医院、奥利维亚牛顿-约翰癌症研究所、墨尔本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同事合作进行的。目前的技术可能意味着很难区分早期形式的乳腺癌和良性病变,特别是当复杂组织中没有很多形状异常的细胞时。NanoMslide使这种诊断变得更加容易。


研究者认为,这种区分恶性/良性/正常组织的方法是比较容易推广到其他癌症类型的,而且使用起来相当方便快捷,无论是作为辅助诊断还是术中病理分析,都是相当有潜力的。


本公众号发布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及相关版权方所有。纯属学术交流,如涉及版权疑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欢迎个人形式转发,如需转载请提前联系本公众号,并在文首注明「来源:衡道病理」。未经授权的转载是侵权行为,版权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病理,细胞,颜色,组织,不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