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走路,有的人越走越长寿,有的人却走出一身病!关键的区别就在…

2021
10/13

+
分享
评论
温医一院
A-
A+

生活中,许多人最爱的运动是走路 都认为“日行万步更长寿” 实际上,走路方法对了 确实是对身体健康有帮助的 



生活中,许多人最爱的运动是走路        
都认为“日行万步更长寿”
实际上,走路方法对了
确实是对身体健康有帮助的


然而,有的人越走越长寿
有的人却可能走出一身病……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什么时间走路最好?



很多坚持晨练的人选择太阳出来前去健步走 ,认为这个时间既不会被太阳晒,而且能呼吸到比较清新且多氧的空气。 其实,这个时间锻炼不利于身体健康。 大量数据证明,在早晨和上午,心血管事件(心梗、心绞痛等)的发生率,比一天中的其他时间段更高。因此, 早晨和上午,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者不适合进行锻炼。

晚上光线差,更容易出现跌倒等意外损伤。 人体的平衡、协调能力都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弱。此外晚上光线变差,更容易出现跌倒等意外损伤。



下午最适合锻炼,尤其是老年人。 除开上面两个时间段,下午4~5点较适宜锻炼。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只要是能够在自己一天的日程里安排出锻炼的时间,无论是上午还是下午、早晨、夜晚,都是被鼓励的。但涉及到慢病者、老年人,还是要考虑锻炼的安全性。

 每天走多少步最好?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议, 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 6000 步。 一般来说,健康的年轻人可适量增加。

坦白讲,步数过多不但没必要,还可能会伤害自己的身体。 例如,走路步数过多、频率过高,关节、肌肉都无法及时恢复常态,从而容易造成关节炎、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等多种疾病。 尤其是老年人关节开始老化,膝关节和踝关节难以承受跑步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对日常没有锻炼习惯的老年人来说步行锻炼更安全。 老人可以每周3天,每天45~60分钟,快走慢走交替循环。

 去哪里走路最好?



不是每条路都适合走路,理想场所应该是草地、土地,而避免在水泥地、柏油路等硬地面上走。在人行便道上走也没问题,但最好远离机动车废气。公路边是最不适合快走的地点,车流量大,空气质量差,易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柏油路面过于坚硬,容易对膝盖和脚踝造成较大的冲击。



 走路最佳速度是多少?



因人而异,可分为慢步走(每分钟约70~90步)、中速走(每分钟90~120步)、快步走(每分钟120~140步)、极快速走(每分钟140步以上)。就自我感觉而言,最低有效强度为微出汗、有点喘,但不影响说话。中等强度是内衣有些湿的出汗、喘气,说话连贯性受影响。大强度是大汗淋漓、不想讲话。


走路穿什么鞋子?



合脚、轻便、防滑的运动鞋!走路需要选双好鞋,不一定非要名牌的,舒服就行。适合健走活动的运动鞋,要合脚(不压脚背、不挤脚尖),鞋底与地面接触面大,轻便(材质透气和柔软,走起来较轻盈),避震(健走时脚底所受到的冲击是全身体重的1.2~1.5倍),防滑和稳定性要好。


走路姿势有讲究




出现腿疼还走不走路?



一般需减少运动量!很多人走路时, 会有膝关节突然发软的经历,同时膝关节会疼痛。 这些症状是由髌骨关节紊乱、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或腰椎间盘突出所引起的。


 
建议  
 

及早就医、诊断治疗,同时要注意减少运动量,避免爬山爬楼梯,保暖。


如果走路时小腿肌肉疼痛,停下来歇会儿又缓解了,或是经常觉得腿脚发凉,尤其是冬春季节或夜里比较严重,很可能是患了下肢周围血管病,以动脉硬化闭塞症居多。

 
建议  
 

尽早到血管外科检查,别硬撑着锻炼。



走路也要“看人下菜碟”



走路,虽然每个人都会,但要想达到锻炼的效果,需要加点技巧,并且不同的人群应采用不同的走路方式。


体弱者:甩开胳膊,大步跨


体弱者要达到锻炼的目的,每小时走5公里以上最好,走的太慢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开,全身活动,才能调节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而且时间最好在清晨和饭后进行,每日2~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肥胖者:长距离健步走


每日2次,每次1小时,步行速度要快些。这样可以使脂肪燃烧,从而减轻体重。


高血压患者:前脚掌着地,挺起胸


高血压患者走路,步速以中速为宜,行走时上身要挺直,否则会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功能。走路时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缓冲作用,要前脚掌先着地,不要后脚跟先落地,否则会使大脑处于不停的振动,容易引起头晕。


冠心病患者:缓步慢行


冠心病患者走路速度不宜过快,以免诱发心绞痛。应在餐后1小时后再缓慢行走,每日2~3次,每次半小时,长期坚持可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并减轻血管硬化。


糖尿病患者:摆臂甩腿挺起胸


糖尿病患者行走时步伐尽量加大,挺胸摆臂。用力甩腿,最好在餐后1小时进行,以减轻餐后血糖升高。每次行走半小时或1小时为宜。但对正在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该避开胰岛素作用的时间,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


其他健康人群:健步走


跑步承受不住,不如选择健步走,既能强身健体,又可减轻对关节的损伤。长期坚持下去,其效果会优于跑步。


行走运动之前做个测试



建议大家先做一个测试,就是看看你的心脏、膝盖能不能适应这个运动,当然绝大多数人是适合的。不过最好还是测试一下比较好,方法就是“6分钟测试法”。


在100米的平直路上来回走,在以自己比较舒服的速度走上6分钟,然后大概估计一下行走距离:


 

 

低于300米:很差,不建议采用行走运动。

300~374.9米:建议从漫步走开始。

375~449.5米:满足条件。

450米以上:较好,可以通过行走运动获得提高。

如果可以达到:6分钟走375米以上,就可以每天走步锻炼,而低于375米的人,心脏、膝盖可能有问题,不适合这个运动,建议采用游泳、漫步等一些损耗比较小的运动。

来源:科普中国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经温医大附一院综合编辑整理发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运动,最好,走路,锻炼,建议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