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大脑植入物为严重抑郁症患者带来希望

2021
10/11

+
分享
评论
生物谷
A-
A+

抑郁症(MDD),一个看似熟悉缺又陌生的字眼。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这或许就是多数饱受抑郁症折磨的人最真实、最绝望的内心写照。


抑郁症(MDD),一个看似熟悉缺又陌生的字眼。


熟悉是在于我们不乏在各大新闻网络头版上看见某某公众人物诊断罹患抑郁症,难以进食、睡眠、身体僵硬无法自理。死亡摆脱世俗烦忧的夙愿愈演愈烈,终将有人抵挡不了这种“诱惑”奋身一跃、了结余生。


一代亚洲巨星张国荣由于抑郁症病情失控,于2003年从香港文华酒店纵身一跃身亡,终年46岁。中国香港女演员陈宝莲有过多次自杀和自残经历,留下遗书后在上海南阳路一幢24楼顶楼跃下自杀身亡,终年29岁。2016年因为抑郁症自杀的乔任梁,消息一经爆出震惊网络,时隔多年抑郁症这一隐形杀手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他也被人们称为"微笑抑郁症"患者,享年28岁。国外此类案件也不乏于耳韩国女星崔雪莉具荷拉相继确认死亡,年仅25岁、28如花似玉风华正茂却命陨于此为人叹息


如今,抑郁越来越普遍,你真的了解抑郁症吗?偶尔的失眠、心情低落就冠上抑郁症的头衔博取同情,玩笑嘻嘻,这样真的好吗?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究竟什么才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大脑的一种紊乱,它可能是生物和环境(即先天和后天)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一定程度上具有遗传性。临床上可见心境低落、情绪消沉、自卑抑郁和悲观厌世,部分患者甚至会有自杀企图或行为。它是一种持续的情绪状态,有可能持续数周以上,而且还会干扰你应对日常生活挑战的能力。


抑郁症是无法被自我意识所克服,诸如“想想生活中所有美好的事情”、“振作起来,生活并没有那么糟糕”之类的话语没有任何帮助。这种病症是生理性的,同时还伴有社会、心理和其他外部因素。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目前全世界有超过3.5亿的人口患有抑郁症,其中女性抑郁症患者多于男性,男性抑郁症患者更容易自杀。每年全球都有超过1百万的抑郁症患者自杀,而且还在快速增长中。WHO预测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疾病负担第一位的疾病。


在我国,2021年9月26日,在“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成果新闻发布会暨专家论坛”上表明“我国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是6.8%,然而,在抑郁障碍患者中,仅有9.5%进行过治疗,仅有0.5%得到了充分治疗。14岁是抑郁症和未特定型抑郁障碍发病年龄,但心境恶劣障碍发病年龄约为18岁”。


如果你患上了抑郁症,一定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或者心理医生,积极采取药物治疗、认知行为疗法,而非因耻辱感而放弃。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一直在寻在治疗抑郁症更为有效的方法与手段。


2021年10月4日,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Katherine Scangos 团队在国际顶尖杂志" Nature Medicine "发表了一篇题为" Closed-loop neuromodulation in an individual with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采用精准治疗方案,通过定制的大脑植入物特异性识别、调节与抑郁症相关的大脑回路,成功地治疗了一名患有严重抑郁症且多次治疗失败的患者。这一研究成果无疑是为神经科学填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神经精神疾病,在帕金森病及癫痫方面都取得了成功。对于抑郁症来说,传统的DBS治疗可以通过识别神经生物标记物来优化,当症状严重时选择性触发治疗。但治疗效果平平,原因可能在于抑郁症涉及不同的大脑区域,且因人而异,“一刀切”的局部大脑区域电刺激往往达不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Katherine Scangos 团队在此传统DBS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了个性化调整。在严重抑郁症患者中植入了多部位颅内电极,手动跟踪患者的抑郁症出现在大脑中的位置。实验结果发现患者大脑的杏仁核的特定部位有高水平的活动,这是抑郁症的征兆。同时患者大脑的另一个区域腹侧纹状体在受到一小束电流刺激之后,可以改善抑郁症的症状。


紧接着,为了使治疗更加个性化,研究人员在一名严重抑郁症患者的脑部植入了一个慢性脑深部感应和刺激装置,并在该患者身上实施了生物标志物驱动的闭环治疗。研究人员将一根电极导线放置在他们发现生物标记物的大脑区域,另一根导线放置在大脑的抑郁神经回路区域。当“大脑起搏器”检测到特定的生物标记物时,该设备就会向另一导线发出信号,然后在6秒内传递微小剂量的电流(1mA),每天会进行 300 次,为了避免在晚上干扰睡眠,在晚间不会触发电脉冲。这些电脉冲的电流较小,患者基本上不会有很明显的感知。


随后对患者进行抑郁量表评估,从原始的36分,到植入治疗两周后,评分降到了14分,再到现在已经达到10分以下。这一成果可谓是革命性的,这种定制的方法几乎立即缓解了患者的抑郁症状。


本次研究的受试者36岁的 Sarah 在发布会上表示“我的抑郁症已经得到控制,这让我可以重建一个有价值的生活。” 她患慢性抑郁症已经5年了,每小时都会有多次自杀的想法。此前,她尝试了多种方法,包括各种药物以及电休克疗法。除Sarah以外,研究小组还研究了另外两位三十岁左右的患者,也看到了和Sarah一样的效果。


本研究的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 Katherine Scangos博士表示:“这种疗法的有效性表明,我们不仅识别了正确的大脑回路和生物标记物,而且能够在试验不同的后期阶段使用大脑植入物复制呈现它。这一成功是对导致精神疾病的大脑功能的认知进步。”


虽然这种方法看起来很有希望,但本文研究也表明后续仍需进一步确认这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希望再增加9名患者进入临床试验,看看后续还能否找到其他的抑郁标志物,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不管怎么说,这项研究指出了治疗严重抑郁症的新途径,为未来研究大脑回路及生物标志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望世间无抑郁,世人永安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植入物,抑郁症,标记物,标志物,疾病,区域,研究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