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点带面,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整体水平和能力提升。
编辑整理:高路
来源: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为优化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规范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以下简称次中心)建设,提高次中心建设管理水平,近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四川省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为全面贯彻落实做好四川省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做好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设置工作,该《指南》对次中心的建设规模、信息化建设、人员配置等内容进行了规范,要求各地参照指南,科学规划并有序推进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
《指南》明确了次中心是依托现有中心镇和特色镇卫生院,打造具有二级医院综合实力的非营利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本质仍然是乡镇卫生院,不新增机构,不加挂牌子。
次中心要向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及康复、护理服务,以及急危重症、疑难病症的急诊急救及转诊服务,并能提供二级常规手术操作项目,原则上承担对周边3~5个一般卫生院的技术指导帮扶等工作。
此外,它还需要分担县域医疗卫生中心(县级医院)部分功能任务,成为县域片区医疗救治中心、医疗急救中心、人才培训中心、技术指导中心、公共卫生指导中心,以点带面,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整体水平和能力提升。
《指南》要求次中心的建设要符合各市(州)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当地乡镇建设总体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和基础设施,做到规模适宜、功能适用、流程科学、装备适度、经济合理、安全卫生。
在次中心的建设规模上《指南》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次中心床位规模应当按照每千服务人口1.0~1.5张床位进行设置;除四川省“三州”及民族(待遇)县(市、区)外,其余市的次中心床位规模不得低于100床且不超过500床;每床位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承担有医学科研或教学实习任务的次中心,用房面积单独计算。
在人员配置上,要至少有3名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师且全科医师不少于3名,公共卫生医师不少于2名,并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卫技人员占全院总人数80%以上。
除此之外,《指南》还强调次中心应当建立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和居民健康档案云平台为核心、服务专全协同和医防融合业务模式的次中心信息化支撑体系,整合医院主要业务及管理流程,实现医疗健康服务数字化、智慧化。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达到三级及以上水平,同时依托区域统筹建设或医共体上级医疗机构牵头建设的远程医疗系统,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诊断和远程医学影像诊断等服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