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妇幼【健康育儿】维生素AD、钙、锌、益生菌...该怎么办?
自从宝宝出生后,妈妈们可谓是累并快乐着,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都需要亲力亲为。在照顾宝宝的时候,不少宝妈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宝宝要补充哪些营养呢?要怎么补,如何补才更合适?
为此,我们整理了这份营养攻略,维生素AD、钙、锌、益生菌...该怎么补,如何补才正确,各位准妈妈不要错过哦!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01维生素AD——出生后补充,至少坚持到3岁
宝宝出生后,医生都会叮嘱家长需要开始补充维生素AD,并坚持到3岁。那么,为什么要给宝宝额外补充维生素AD,而且要从出生就开始补充呢?
这是因为维生素A和维生素D是婴幼儿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很多妈妈对维生素D比较熟悉,最为熟知的作用是促进钙吸收,促进骨骼发育,如缺乏会引起佝偻病,甚至造成不可逆的骨骼变形。
维生素A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同样重要,具有提升免疫力、维护视觉健康、预防缺铁性贫血等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维生素A对于宝宝身高促进意义重大。
补充方法:维生素AD均为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例如动物肝脏。但因肝脏为解毒器官,是重金属和毒素的聚集地,并且味道也不佳,宝宝不宜过多食用。深绿色蔬菜中并不直接含有维生素A,其含有的维生素A原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转化,但转化率较低无法满足宝宝的需求。
外加食量、种类限制,单纯食补难以满足宝宝的快速生长需求。因此,医生往往建议在出生后给宝宝每天服用维生素AD制剂,才是更为明智和科学的选择。
02钙——根据情况酌情额外补充
钙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素,骨骼和肌肉的发育都需要大量的钙。新生儿至6个月的宝宝每日钙质适宜摄入量为不低于200mg,7-12个月宝宝为不低于250mg,1-3岁宝宝为600mg,妈妈们可以留意下宝宝平时食物中的含钙量,如果可以从日常饮食中足量获取,则无需额外补充。
补充方法:家长平时应该多给宝宝食用含钙量高的食物,例如虾皮、海带、牡蛎、花生、豆腐、白菜、油菜、牛奶、奶酪、酸奶、奶酪等;尤其酸奶促进钙的吸收。发酵后产生的乳酸,可有效地提高钙、磷在人体中的利用率,所以酸奶中的钙、磷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03铁、锌——注意饮食积极预防
说到铁和锌,妈妈们都不陌生。铁是血红素的主要成分,如果机体铁不足,宝宝则十分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而贫血对宝宝智力和体能发育的影响是不可逆的。
锌则可以维持宝宝的正常食欲、增强免疫力、促进智力发育,缺锌会导致味觉下降,出现厌食、偏食甚至异食、肠道菌群失衡等等。铁和锌摄入不足也会导致宝宝抵抗力下降爱生病,所以,铁和锌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也十分关键。
补充方法:小婴儿补铁补锌基本依靠母乳,母乳中的这两种营养素吸收率高,所以母乳妈妈应该同时进食富含铁、锌的食物。但是,母乳中的铁和锌在4个月后骤减,这就致使辅食的添加格外重要。
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和锌含量均较高,且吸收率好一些,例如牛肉、羊肉、猪瘦肉、牡蛎等。此外,像绿叶蔬菜、芝麻、木耳、海带、紫菜、花生、黄豆、干果等植物性食物中也含有铁和锌。
同时补充维生素A对于身体对铁和锌的吸收和造血功能的正常进行非常重要。相关研究表明,维生素A缺乏的宝宝更容易发生贫血。需要家长注意的是,如果宝宝缺乏情况比较严重,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补铁和补锌制剂来进行纠正,以免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04益生菌——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
肠道是身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环境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身体的成长发育。这就不得不说到益生菌对于肠道的重要作用。宝宝身体的各项器官尚未发育完善,尤其是肠道,补充益生菌有利于调节肠道菌群,保证肠道微生态环境平衡,有效避免便秘、腹泻、消化不良、过敏、湿疹以及抵抗力差等问题。
补充方法:只有活着到达肠道的益生菌,才能起到作用,而且要具有针对性的菌种配方,所以家长在选择时需要根据活菌数量、菌种配方等方面,其选用的菌种均在国家卫计委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当中,适合宝宝长期服用,并且每款产品多种菌株(3-4种)的组合可以全面呵护宝宝健康。
看完了上文,相信大家对宝宝补充营养已有了一定的认知了,想要宝宝不生病,那么这份营养攻略需谨记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