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 | 青春之心灵 青春之少年——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2021
10/11

+
分享
评论
北京天坛医院
A-
A+

对青少年而言,要学习“心理健康建设”。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为“青春之心灵 青春之少年”。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曾发表文章,有研究发现,全球有1/5的儿童和青少年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为什么本应阳光灿烂的青春期反而成为精神心理问题爆发的高峰年龄段?我们该如何保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精神医学与临床心理科王春雪教授团队表示,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在人的一生中,青春期是迅速成长的时期。这个时期是青少年完成生活独立、学习独立、人格独立,由完全依赖父母提供衣、食、住、行到自己自足,从碰到问题总是向父母请教到大事小事都是由自己拿主意的过程。而这时父母也需要完成一些观念和教养方式的转变,比如需要由事无巨细的“精心喂养”模式到接受孩子成长,放手由孩子自己做主的“散养”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青少年遇到问题无法进行很好的自我调节,在长时间内无法恢复到健康的心理状态时,就很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有研究发现,20%的青少年抑郁患者会发展为顽固的慢性抑郁,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对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识别尤为重要。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围产期并发症,遭遇暴力及创伤,自信心不足,情绪失调,贫穷,居住或教育资源匮乏,与父母关系不和睦,家庭冲突,同龄人的拒绝、疏远、孤立,学业失败,应激性生活事件等。

避免这些问题发生

需要家庭和青少年共同努力

 

在家庭方面,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关系,对青少年度过青春期是非常重要。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父母之间良好的亲密关系,对孩子都是一个良好的示范,和谐的家庭关系和家庭氛围,能给青春期的孩子带来更多的安全感。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度,遇事时要以倾听、鼓励、指导为主,避免过度批评。很多时候不是声音越大、态度越凶越有力,过度的批评和指责不能解决问题,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父母也可以积极引导孩子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培养孩子处理应激事件、人际关系的能力。


 

对青少年而言,要学习“心理健康建设”。在遇到问题时可以积极寻找外界的帮助,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学会找到合适的途径和机会宣泄负面情绪,比如深呼吸、体育锻炼、正念冥想等,来减轻自己的焦虑或者增强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如果发现自我无法进行有效调整,影响生活和学习,一定要寻找专业的心理帮助。

内容来源:北京天坛医院临床心理科/睡眠中心  杨洋 王春雪

图片来源:ibaotu.com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父母,家庭,问题,心理健康,孩子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