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楼上跳下去好了!”12岁男孩声嘶力竭的怒吼背后

2021
10/11

+
分享
评论
浙大二院
A-
A+

“无论我怎么努力都不行……” 

  成长之路

80031633777225326

我也需要关心  我也会受伤

   “无论我怎么努力都不行……”

                “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都是我的错!”

                         ……

        “我从楼上跳下去好了!”

majority

96221633777225784

“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冬雪不叹,看满身富贵懒察觉,看不公不允敢面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少年》的描述,代表了大家对少年“稳重端庄”的期待,也表达了希望少年“泰然处之”的美好祝愿。

而当我们走进青少年的世界,不难发现青少年的心理发育具有以下特点:

 情绪不稳定,大起大落 

 感觉敏锐,理想主义和批判主义共存 

 自我意识增强,对公众批评敏感 

 社会经验有限,难以决定 

这些特点注定他们的反应是缤纷的,而不是淡然的,“看春风会喜,听夏蝉会烦,看秋风会悲,看冬雪会叹,看满身富贵敏察觉,看不公不允会愤然”。这或许才是真实的少年。

生物、心理变化、家庭、学校、同伴、社区、文化等因素共同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多数青少年能顺利度过。少数则会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焦虑抑郁强迫自杀等问题,其中自我伤害行为危险最大,是家长和学校关注的首要问题。自我伤害行为指以任何方式伤害自己身心健康的行为,包括自伤和自杀。

在就诊的青少年患者中,女生占绝大多数;因为发育相对比男生早,女生受到老师、家长更多的关注,但是,男生的问题同样值得关注

从小父母离异 过着寄宿生活

12岁的他为何在诊室声嘶力竭

89961633777226155 87451633777226541  为什么我总是一个人

小小年纪早已学会察言观色

一场误解让他跨上危险边缘

5岁时父母离异,懵懂的小城,跟着外公外婆生活。小学时期开始寄宿在舅舅家。

小城很懂事,因为外婆总对他说:“男子汉,要照顾妈妈;因为你,妈妈才这么辛苦……”为了让妈妈开心,努力拿到好成绩;努力学习,妈妈才不会离开自己。他从小谨慎,小小年纪便学会了察言观色。

38941633777226717  小学三年级开始,小城来到城里和妈妈一起生活。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本就不善言辞的的他总被同学言语讽刺,从此变得更加沉默。小城觉得自己被同学孤立,只有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才可以获得一点自信。

10岁时,因为一次作业没有写完而被妈妈批评,委屈伤心的小城开始用手指甲掐自己。手臂的疼痛让他清醒,内心好像没那么痛苦了。从这之后,每每当小城感到烦躁,常常会不由自主地伤害自己,用小刀在大腿内侧划过,在脚腕划过,用圆规扎过手,看着血流出来,小城觉得有种释放的感觉。

94241633777226843  

读初中开始,无论怎么努力,好像成绩都达不到理想水平,在小城的理念中:

成绩不好,考不上好的高中;

考不上好的高中,就不能读大学;

读不了大学,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小城的自伤更加频繁,情绪上抑郁也更加明显。

于是小城选择躲在手机的世界里,因为玩游戏时可以短暂逃避现实的一切,忘记压力。而另一方面,因为玩手机的时间占据得越来越多,他的考试成绩愈发不理想。

这天,教室里的一场误解让本来就情绪不佳的小城彻底爆发。同桌的女生言语辱骂小城,并用手揪他。无法忍受的小城出手还击,女生告状,小城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极度委屈的小城冲出了教室。

当大家在教学楼的天台上找到小城时,他的单腿已经跨出栏杆,吼出一句“我跳下去好了!”一旁的老师一把抱住孩子,阻止了一场悲剧。

这个世界上有爱自己的家人

还有很多美好等着去发现

愤怒的孩子在诊室时还在声嘶力竭:

为什么只批评我,不批评她?

为什么什么都是男生的错?

面对倾听的医生,宣泄后的小城似乎平静了一些,经过评估后,医生发现小城存在抑郁,自杀风险明显,建议小城住院治疗。

7431633777226984   15551633777227236  

小城的自画像

治疗期间,通过游戏绘画认知行为等多种心理治疗策略,配合药物治疗,小城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自伤行为也随之减少。半年过去了,小城虽然依然偶尔会有自我伤害的行为,但他知道不能跳楼,因为妈妈是爱他的,他有牵挂,遇到委屈,他会来找医生。

医生表示,小城的故事是比较典型的案例。父母离异,隔代教养和寄养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在学校被孤立加重了孩子的自卑感,看问题角度刻板导致遇到问题时出现抑郁等情绪问题,用自伤这类自我惩罚的方式缓解痛苦。所以当出现自己无法应对的老师的批评,愤怒和冲动让他转而选择极端的应对方式。

97931633777227559  

男生女生自我伤害的风险一样吗?

在自伤行为中,女性高于男性,男女比例大概是1:3;但是在自杀死亡的病例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例大概是3:1。也就是说男生的风险更大。

自我伤害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父母离异、亲子冲突、寄养、儿童期虐待、同伴欺凌、青少年、物质网络成瘾、抑郁等心理问题。

自我伤害行为的干预

行为严重的需要住院;小剂量的精神类药物有助于缓解情绪;利用心理治疗矫正不良认知,学会处理冲突的技巧。家庭社会支持有利于回归正常生活。

我是男生 我是少年

我会谦让 我愿担当

但是

我也要关爱

因为

我也会受伤

10月10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

37161633777227709

潘冰

精神病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  

文 | 精神科 潘冰

审核 | 精神科 林铮

责任编辑 | 来鑫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小城,行为,伤害,情绪,妈妈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