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取栓。
ASTER2:支架联合抽吸vs单纯支架取栓
ASTER2:
支架联合抽吸vs单纯支架取栓
概况
l试验目的:
探索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支架取栓联合接触抽吸较单纯的支架取栓,能否改善取栓最后的造影结果。
l研究设计:
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标签,终点盲法
l病例数量:
408例,2017年10月16——2018年5月29日,最终纳入研究405例。
l参与中心:
法国11家高级卒中中心
l随访时间:
12个月,最终随访日期2019年6月19日
l入组人群:
前循环大血管,发病8h内
l干预方式:
支架联合接触抽吸(205例)vs单纯支架取栓(203例)
l主要终点:
取栓结束时的eTICI分级2c/3(近全开通&完全开通)
结局
l主要终点:
最终取栓操作后的eTICI2c/3(近全或完全再通),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性
l次要终点:
支架联合接触抽吸取栓组最终成功再通率(eTICI2b50/2c/3)更高
单独使用随机后的取栓方式,操作无补救治疗前,支架联合接触抽吸取栓组近全或完全再通(eTICI2c/3)比率更高
14项次要终点中,12项无显著差异。
研究特点分析
l两组患者全部使用球囊导引导管(BGC)
l抽次取栓至少操作3次,之后术者决定进一步的补救操作方案ü补救方案包括:抽吸,支架,抽拉结合,血管成形
l每次操作后需同一角度进行正侧位血管造影,便于eTICI评估
结果分析
l本研究整体eTICI2c/3的比率高于以往研究,考虑和使用BGC有关(各组均>90%)
l尽管最终eTICI2c/3两组无差异,但各组在只根据随机的技术进行取栓操作情况下(未进行补救操作),支架联合接触抽吸取栓组有更高的eTICI2c/3和eTICI2b50/2c/3。
l研究数据可能支持首选支架联合接触抽吸取栓较单纯支架取栓提高有效性。
l单纯支架取栓需要更多的补救治疗,因此之前不使用抽吸导管节约的时间在补救时又消耗了,最终两组患者操作时间无明显差异。
l这些结果提示,支架联合接触抽吸取栓确实可能对于获得完全再通更有效,但这种效果在对照组通过补救治疗后,最终无明显的差异性。
研究的局限性
l首先,本研究的样本量是基于对照组eTICI2c/3的比率为55%设定的,结果显示单纯支架取栓组确实有相近的57.9%比率。但预期的治疗效果差值为15%,这要高于干预组的结果。支架联合接触抽吸取栓组的预期率是基于试验开始时的数据设定的,而不是基于最小临床差异(3.1%-5%),所以试验不足以发现较小的组间差异,需要更多的试验来更精确地估计治疗效果。
l此外,临床操作的医生总是会有自己喜欢的技术,对一种方法比另一种更适应。个人的技能和经验不同,导致了临床医生在技术上熟练性的不一致。
l另外,机械取栓技术正在迅速发展,所以当前的结果,在几年后再次进行,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大口径远端抽吸导管可用时,抽吸可能变得更有效。并且,具有专门针对特定组织血栓成分的取栓支架也在研发,所以试验结果可能会随着机械取栓技术的发展而改变
l最后, mRS的评价是由未对治疗方案盲法的情况下进行评估的,根据患者或家属所报告的情况来确定 。
研究结论
尽管试验可能不足以发现两组间较小的差异,但试验结果表明:
l首选支架联合接触抽吸取栓,与单纯支架取栓相比,不能改善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取栓操作最后的近全或完全再通(eTICI2c/3)比率。
VS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