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值流是实施精益管理的一项重要工具。通过现场观察并绘制价值流图,医院管理者可以识别过程中的非增值活动,并针对性优化,以达到缩短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流程等目的。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段为2010年1月1日-2021年3月31日。中文数据库使用高级检索,文献分类限定为“医药卫生科技”领域,以“价值流”为精确检索词,搜索篇名、关键词、摘要或主题为“价值流”的文献;英文数据库以“Value Stream Mapping”为检索词,搜索语言为英文。
根据检索策略,共得到文献395篇,剔除重复文献36篇;通过阅读标题和摘要,剔除无关文献272篇;对剩余87篇文献进行全文浏览,按照排除标准筛选,共排除74篇文献,最终纳入13篇文献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13篇文献中,价值流被应用于不同类型科室,可归纳为5类,应用于临床科室4篇,护理2篇,出入院办理中心3篇,门诊3篇,医技科室1篇。文献中涉及优化绩效指标共有6项,提到缩短工作时间8篇,缩短等待时间11篇,提高患者满意度7篇,提高医务人员满意度4篇,提高工作效率7篇,降低成本3篇;同时,有1篇文献仅报告了1项指标优化,5篇报告了2项指标优化,2篇报告了3项指标优化,2篇报告了4项指标优化,3篇报告了5项指标优化。除3项研究未使用辅助工具配合研究外,其余10项研究均使用了辅助工具,其中有6项研究使用了鱼骨图,4项研究使用了帕累托图,使用甘特图、面条图、SWOT分析和离散系统仿真的研究各1项;有3项研究同时使用了鱼骨图和帕累托图作为辅助工具,1项研究使用了帕累托图和甘特图作为辅助工具,6项研究均使用了一种辅助工具。

13篇文献中,研究人员通过价值流分析得到的改进策略可归纳为9种。11项研究采取了“制定标准化流程”作为改进策略,7项研究采取了“完善信息系统”,5项研究采取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2项研究采取了“实行5S管理”,5项研究采取了“加强人员培训”,4项研究采取了“调整空间布局”,6项研究采取了“引进新设备或新技术”,4项研究采取了“进行可视化管理”,4项研究采取了“加强日常监督”。其中,有5项研究同时使用了四种改进策略,4项研究同时使用了三种改进策略,同时使用一种、两种、五种、七种改进策略的研究各1项。

第一,通过价值流能够有效实现流程优化。所有纳入文献均报告了至少1项绩效指标的优化情况,说明利用价值流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公立医院流程优化。在各项优化的绩效指标中,时间性指标改善最为显著,患者满意度和工作效率指标也得到了较好改善。从应用价值流改善科室来看,门诊部和出入院办理中心是应用价值流改善最多同时也是改善效果最佳的科室。
第二,高层管理者参与对价值流优化有着关键作用。价值流优化项目需要多部门协同配合,高层管理者参与和关注能够促进跨部门通力合作的实现,从而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第三,多工具配合使用能够提高价值流改善效率。在纳入13篇文献中,近80%的文献都报告了使用其他工具配合价值流分析的情况。其中,配合使用最频繁的是鱼骨图和帕累托图。与其他工具相配合使用,能够帮助提升价值流改善效率。在文献整理过程中发现,与计算机等学科的跨学科合作逐渐成为价值流分析的发展趋势。
作者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 周思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