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一地发现鹦鹉热病例,1例救治无效死亡

2021
10/07

+
分享
评论
急诊医学资讯
A-
A+

自9月上旬开始,丽水市中心医院和丽水市人民医院先后收治7例畏寒、发热、全身乏力症状病例,患者表现为剧烈头痛、全身肌肉疼痛,而后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绀、烦躁、重...

自9月上旬开始,丽水市中心医院和丽水市人民医院先后收治7例畏寒、发热、全身乏力症状病例,患者表现为剧烈头痛、全身肌肉疼痛,而后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绀、烦躁、重症肺炎等,病程长,病情重,其中1例救治无效死亡。经实验室检测宏基因检测,确诊鹦鹉热病例6例,临床诊断1例,这也是丽水市首次报告鹦鹉热病例。

4551633564847111

何为鹦鹉热?

鹦鹉热是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是人类、鸟类及一些哺乳动物均易感的自然疫源性衣原体病,原是鸟类的特种传染病,可传播于人,主要是由排出衣原体的鸟类及其污染物引起人类感染的,也是典型的动物源性传染病。最初发现本病多见于玩赏鹦鹉者,故命名为鹦鹉热。

传染源

主要为鸟类,包括鹦鹉、长尾鹦鹉、相思鸟、金丝雀、鸽子、海鸥及其它鸟类,鸭等家禽也可成为传染源。病人咳出的痰对他人有传染性,所以也是传染源。

传播途径

混于尘埃中的衣原体或感染性气溶胶可经由呼吸道引起吸入性感染;而接触带菌鸟及其污染的分泌、排泄物等,则可经有破损皮肤或黏膜以及消化道等多种途径获得感染。患者痰中可长期带衣原体,亦可造成他人被感染。本病在鸟类之间,也时有传播,以通过携带衣原体鸟屎所污染的食料与空气为主。

人群易感性

本病的暴发,多发生于与家禽和鸟类集市的经常接触者,或有关的职业人群,在其生产活动或加工过程中,同时有大批人员受到感染,以至引起较大规模流行。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不一定产生免疫力,复发常见。从临床上复发和患者的再感染表明,本病无持久可靠的免疫力,加上疫苗接种效果仍不理想,故对易感的健康人群尚少有效的防护手段。因此,本病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显得尤其重要。

潜伏期

鹦鹉热衣原体侵入人体后,潜伏期一般为7-15天,短者3天,最长可达45天。

临床表现

鹦鹉热临床表现有多样性,可缓慢起病,体温在3~4天或更长时间内逐渐升高,但多为急性起病,高热、寒战,伴相对缓脉。有全身不适,疲惫无力,纳差。剧烈的头痛和全身肌肉疼痛是常见的主诉,四肢和躯干肌痛可使患者不能站立,背部和颈部肌肉的痉挛和僵直可误诊为脑膜炎。部分病例有鼻出血或斑疹。约l周出现咳嗽,咳黏液或血性痰。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烦躁、谵妄、木僵、昏迷等。部分病例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若出现黄疸则为累及肝脏。

恢复期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有时发生晚期并发症肺梗死,可造成患者死亡。此外,还可能发生心内膜炎、心肌炎、心包炎、黄疸性肝炎、化脓性中耳炎、急性支气管炎等并发症,但均不多见。

轻者体征很少,仅咽充血及肺部局限性细小湿啰音,重者可有肺实变体征,肝、脾和浅表淋巴结可肿大。

防控措施

预防本病主要是勿与病鸟接触,进口的鸟类应检疫。治疗可用四环素族、氯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

严格养禽和鸟类贸易集市以及运输过程的检疫制度。对发生过感染的场所和房舍,给予检疫监督和消毒处理。在家禽和鸟类运输前后,应在饲料中掺拌四环素,以加强预防作用。必要时尚需采取检疫和进行隔离观察等措施。病例应采取隔离治疗措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鸟类,病例,感染,鹦鹉热,衣原体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