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时度势,图绘医院发展路径。
记者:马源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与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中医医院院长李铁的相识,是在今年3月份恭城县召开的“恭城瑶族自治县中医中西医结合康复联盟”会议上。此后,在为位数不多的几句交谈中,记者“领略”到了他对中医药发上的“偏执”。
生于1972年的李铁,自小“钟情”于中医文化,对他来说,能够“植根”在此地潜心学习,似乎是个不二之选。作为“中国长寿之乡”,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恭城县”)自带“康养”标签,在这里,中医药的发展优势可谓是得天独厚。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中医院院长李铁
2019年10月份,根据恭城县医改要求,桂林市中医院与恭城县中医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并建立了“紧密型321医联体模式”,作为下派专家的李铁终于来到了一直被他心心念念称作“中医沃土”的地方,开启了自己的“管理者”生涯。
其实,这并不是李铁第一次从事管理岗位,早在2006年,他就因表现优异从临床一线被调任到医院医疗管理核心部门,从2009年起一直在三级医院担任医务部主任,为他后来担任恭城县中医院院长积累了管理经验。
审时度势 图绘医院发展路径
始建于1969年的恭城县中医院在1990年由“恭城县城厢卫生院”正式更名为“恭城瑶族自治县中医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总建筑面积达26500平方米,设置病床450张。目前,医院拥有职工305人,其中,卫技人员258人,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59人。设有骨伤科、康复医学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等科室20余个。其中,骨伤科、脑病科、瑶医科、壮医科为自治区重点专科。
谈起上任之初的感触,李铁直言:“陌生”。“即使你手里有一些现成资料,但资料永远是资料,尽管它是以实事为依据的,却总归是与现实实物有些差距或者说轻微变动的。”他解释说,这是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和精力去了解这所医院的一切,大到医院发展路径,小到职工身心健康。
经过好几个深夜的辗转难眠,李铁决心从三方面下手:一是行政上的管理;二是医疗技术上的帮扶;三是医院文化思想的建立。其中,在行政管理方面,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深入各科室做调研,以座谈会的形式,对各科室人员的生活情况,工作感触、存在问题、未来发展等方面做了充分了解。
“由于白天的医院各科室的工作任务很重,所以这个座谈会我们决定在晚上进行。”李铁回忆道,要求医院领导班子与相关只能科室一起参加,一个科室一个科室的来推进,让大家坐在一起畅所欲言,按照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所在科室、专业乃至个人目前在发展中遇到的、存在的一些问题。
“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总共汇总梳理了110余条意见与建议。”李铁强调,主要集中在医院硬件这块。比如:房屋设施破旧,人才缺乏,医疗设备落后等。
随后,医院班子成员召开了二次座谈会,并将110余条意见与建议进行了分类再梳理,以解决时间为序大概归类为了三组。李铁进一步介绍道,一组是需在两周之类解决的;另一组则是以新院搬迁时间(2020年8月份)为节点,需在搬迁前解决;最后一组拟定时间为两年之内解决。
同时,李铁还针对意见和条款的落实情况,带头建立了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予以监督和督促各科室的推进情况。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通过全院员工的不断努力,不仅提高了全院职工的执行力和自身建设能力,还为未来医院高质量发展开了个“好”头。
错位发展 突出特色
在康复产业发展迅速的今天,中医院要走什么样的路子显得尤为关键。在中医药行业游走了13年的李铁,很快心中便有了基本的发展基调:大康复、小专科、突特色。
说起定调的初衷,李铁打开了话匣子。他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逐渐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医院发展肯定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此外,他分析当地的疾病谱发现,广西地区颈肩腰腿疼、脑梗塞、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居多,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慢性病康复成为百姓需求的重点方向,而当地在这些地方是短板和弱项。 “在这样的形势下,恭城县中医院铺开大康复的路子很有必要,更有市场。”李铁说到。
以传统康复为主,医院重新整合了中医特色鲜明的针灸推拿科和民族医显著的壮瑶医科;医院与市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结合紧密型专科联盟,引进了现代康复体系。 中医院底子薄弱、竞争优势不明显的局势下,如何顺利突围,实现弯道超车是李铁一直在思考问题。“错位发展,突出特色。”很快,他得出了这样一个答案。
李铁表示,基于此,中医院大力发展其他医疗机构不予重视的薄弱科室,重点扶持中医特色专科。比如,开展民族医药特色诊疗,创新性运用瑶医经筋疗法,瑶医针刺,瑶医麻绳灸,药棍灸,瑶医药油浸渍疗法,瑶医三元火攻等特色瑶医药诊疗方法等。
据了解,恭城县中医院所有临床科室都有中医综合治疗室,所有住院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疗参与率达到99%以上;中医特色科室年门诊、住院人次占总门诊、住院人次的58%左右,中医综合治疗室业务收入约占全院总收入的37.5%。
李铁表示,各科室充分运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开展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养生保健和健康管理,将服务范围由医疗为主拓展到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逐步推行患者院前管理和院后康复,为广大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学于传统却不囿于传统
“李铁是一个懂得‘自审’的人。”这是恭城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雷蔚菲对他的评价。而在此后的接触中,这一特性更是彰显出了他特有的人格魅力。更值得说的是,在与人交谈时,他会很合时意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给足对方“舒适感”。
今年7月份,一位80岁的患者家属向李铁竖起了大拇指。原来,患者张奶奶近近年来饱受双膝关节病痛折磨,步行、下蹲活动受限,让她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听闻恭城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开展了关节疼痛康复治疗,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住院治疗。
在完善了相关检查后,医院利用肌骨超声精准定位了张阿姨双膝关节的病位,在超声引导下将膝关节内的积液抽吸干净并进行药物注射。治疗期间,在李铁和医护人员积极的沟通和贴心服务下,患者逐步消除患者焦虑、恐惧心理。
治疗完成后,张奶奶一下治疗床就立马尝试了抬腿及半蹲,之前的疼痛和牵拉感已经明显消失,“没想到真的不用做手术就能治好”,患者和家属感谢之情溢于言表。
在人才发展上,李铁颇下功夫。他直言,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是医院贯彻的不二法则,其中最核心和关键的是以情动人。
“年轻人需要平台、机遇和成长,管理者千万不能站在一个狭隘的角度,怕他们‘翅膀’硬了飞走了,而在培养上设置一些条条框框。” 李铁坦言,其实,医院管理者应该设身处地站在职工的立场上,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诉求,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同时,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后持续发展的相关制度。
在中医发展上,他学于传统却不囿于传统。在充分汲取古人营养、掌握传统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实际,独辟蹊径。就以他牵头发起的“恭城瑶族自治县中医中西医结合康复联盟”为例,医院与医疗集团内10家乡镇分院(恭城镇、平安镇、栗木镇、西岭镇、嘉会镇、莲花镇、龙虎乡、观音乡、栗矿、三江乡)签署。其成立不仅搭建起了区域联盟内医院与医院之间、医院与患者之间沟通交流平台,实现专家、临床、科研、教学、患者等资源共享,还让患者能在基层医院就能享受到优质、规范、安全、便捷的同质化康复医疗服务。
关于联盟未来发展愿景,李铁对《健康县域传媒》记者讲到,我们将探索联盟内康复服务体系建设,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完善分级诊疗模式,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格局,建立起统一规范的康复医学临床诊疗体系,提高对康复医学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此外,联盟还将建立完善康复医学专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质量、同质化的康复医学专科医师,并通过建立康复医学专科医师交流平台,加强联盟医院交流合作,促进学科发展。
责任编辑:马源
审核:汪言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