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药不是该吃的,却在吃;很多治疗是不需要的,却在做;很多手术会使病人更痛苦,却也在做。这是现在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原卫生部副部长的黄洁夫,在全国政协医卫组委员联组讨论上这样说到。
“很多药不是该吃的,却在吃;很多治疗是不需要的,却在做;很多手术会使病人更痛苦,却也在做。这是现在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原卫生部副部长的黄洁夫,在全国政协医卫组委员联组讨论上这样说到。
在美国,40%的医疗是无效的,我国,这种现象更为普遍,德国作家尤格·布莱克有一本著作《无效的医疗》,曾经轰动欧洲,全世界25000种医学刊物,每年发表200万篇医学论文,但其中70%研究结果都不公之于众——因为这些论文反映的是现代医疗的负面和弊端,是医疗界的“雷区”,一旦公布对医疗机构非常不利。当然这虽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或许也能说明一定问题。 多年前,有一种“心脏手术”,在心脏上烧灼出一些个小洞,让血管得以再生来改善心肌供氧,这项手术在欧洲曾经疯狂的盛行。后来经英国专家反复论证,此项手术并没有比仅仅服药的患者有更高的生存率,但手术费用却非常之高。 《无效的医疗》一书中还列举了心脏支架的案例分析,德国莱比锡医院的外科专家曾做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实验:他们将100位冠状动脉狭窄达到75%的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手术,另一组不手术每天锻炼身体,一年后,手术组的康复率70%,而没有做手术组的康复率却达到88%。 别的无效医疗,我们暂时不敢妄加评论,今天我们就小聊一下这个无效的心脏支架实验: 这个实验入选的是100位心血管狭窄75%的患者,结果不放支架要比放支架的康复的好,那么75%必须放支架吗?当然不是,75%放不放支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不能说看到狭窄75%,我们就放支架,这肯定是过度医疗,肯定是无效医疗。
我们先看看心脏血管狭窄程度:
一级狭窄:冠状动脉狭窄25~49%,其实一般情况下,我们把这种狭窄不叫冠心病,而称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二级狭窄:冠状动脉狭窄50~74%,这个比例的狭窄,一般不需要支架或搭桥手术,因为即使狭窄,但这个血流还是够心脏用的,一般不会引起症状。 三级狭窄:冠状动脉狭窄75~99%,按照常规标准,这个程度的狭窄,大多数都需要学运重建,也就是搭桥或支架,当然首先我们先要用药控制,在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基础上才考虑支架或搭桥。 四级狭窄:冠状动脉狭窄100%,也就是完全堵塞,这就是心肌梗死,当然大多数是急性心肌梗死,需要抢救,无论是溶栓还是支架,一个字:快! 其实75%的狭窄还是50%的狭窄,是医生根据经验,多角度观察造影结果得出的结论,严格说可能有一点误差,比如我说70%,他说80%,都没有错。
那对于75%的狭窄如何对待呢?
1、主干血管: 也就是左主干狭窄大于50%就需要放支架,对于支架来说,75%已不是标准,但是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比较复杂,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来行支架植入术。也就是说主干病变狭窄50%以上就得治疗,道理很简单,心脏的血都是经过这个主干供应的,主干狭窄50%,那其他血管的血流就会明显减少;所以必须治疗。
2、细小血管狭窄: 心脏外还有很多血管,包括心脏血管之间分侧支循环,很细的血管,如果狭窄大于75%,一方面小血管得相对危险要小,即使堵死了也没有大危险,另一方面太细得血管,没有办法操作;所以不需要特殊处理,只要定期观察就好。
简单理解,大树根坏了,必须处理,不处理大树可能会死亡;大树树梢的小枝叶出现问题,可以不用管,就算坏了大树也没事。
存在争议的75%狭窄:
1、要有良心 75%的狭窄,本身就是肉眼观察的狭窄程度,说白了放了支架不为过,说到哪都没有错;但个人认为还是要结合患者的病情,做出最好的选择,无论是放支架还是不放支架,都要把患者病情摆在第一位,都只能把患者病情摆在唯一的位置。 A、如果病变相对稳定,或者患者症状不是很典型的心绞痛,那么就可以先吃药观察;因为在临床确实有临界病变,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加一定的药物治疗,效果不错的,个别人甚至能够减小狭窄。 B、如果病变不稳定,或者心电图证据充分,那根据实际情况,该放还得放。 总之,一句话:要凭良心,人在做,天在看!
2、客观标准
良心是人为的,谁也无法准确把握,发明一种办法,来衡量这种临界病变不是就有标准了吗? 当然有这样的标准-----血管内超声及FFR。 对于临界狭窄存在着争议,于是我们就得钻进血管里面去看一看,到底这个狭窄多重?到底这个病变是不是稳定?到底这个血管是不是真的缺血? 这种检查就是血管内超声,我们都做过超声检查,和这个道理一样,弄一个小超声,像放支架那样,把这个超声送到血管狭窄的地方,通过计算得出狭窄程度,通过分析得出斑块的性质,通过计算机给出这个病变血管到底是否有心肌缺血。 如果确实狭窄严重、缺血严重,那么我们就放支架;如果不那么严重,我们就暂时不放支架;这样以来,就客观的多,而不是用良心判断。 可以通过仪器测量狭窄程度,而不用人眼观察。
3、存在问题
但大部分城市的血管内超声目前没有进入医保,花费也不便宜,所以给医生和患者都带来一定的困扰,但相信随着不断改进和投入,逐渐这些问题都会解决。 目前还得主要看人心,技术普及需要过程,仁心普及需要人心。
不管是不是有争议的75%: 1、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根本,只有健康生活才能预防斑块加重,才能预防冠心病,才能预防50%的狭窄加重到75%;远离烟酒,坚持运动,控制体重,健康饮食,规律作息。 2、药物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关键,不管是否支架,只要确诊冠心病都需要正规的药物治疗,不能轻易相信小广告说可以根治冠心病。如果谁能根治冠心病,谁早就发大财得大奖上电视了! 总之,心脏血管狭窄程度75%,说明冠心病已经到了一定程度,不管是否放支架,您都得健康生活+正规药物治疗。 至于是不是要放支架,简单的原则就是:吃药能控制症状,肯定不放支架,如果吃药管事,还放支架,那就是吃多了撑的,那也是王八蛋行为。
最后,还要说一句:对于放支架要有良心,对于看病要有良心,人在做,天在看! 很多药不是该吃的,却在吃; 很多治疗是不需要的,却在做; 很多手术会使病人更痛苦,却也在做。 我们何时解决这些难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