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一个炒菜的功夫孩子就没了!假期:这些底线千万不要让孩子碰!

2021-10-08 14:02

加强对孩子的监护,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消除家中各种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让孩子远离环境中意外伤害危险因素,预防悲剧发生,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今天分享的是两名儿科医生亲身经历的病例和惨痛教训,希望能给所有家长提个醒,这些底线千万不要让孩子碰!

家中溺水 

听到家中溺水,家长们可能会奇怪,为什么在家里还能溺水?难道是家里有泳池?其实不是泳池,是水桶。家中溺水还可发生在浴盆、浴缸,甚至马桶。

这些年在我们重症医学科抢救过多例家中溺水的孩子,多数都是1岁左右的小baby,往往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呼吸心跳,即使送到医院,多数的结局也是非亡即残
对此,我们也多次做过宣传,提醒家长们注意孩子家中溺水问题,但仍有不幸发生。   

悲剧!妈妈厨房做饭

11月龄男娃倒栽进水桶里

一个11个月大的男宝宝,原本活泼可爱,运动发育特别好,妈妈到厨房炒菜,他独自在地板上玩耍。约十来分钟功夫,妈妈从厨房出来,宝宝不见了。   
 
等妈妈找到洗手间,看到的是让人彻底崩溃的一幕。   
  
宝宝倒栽在水桶里,一动不动。抱出来看到孩子脸色乌青,已经没有了气息。
妈妈马上紧急将孩子送往医院,经医生约一个半小时的心肺复苏全力抢救,宝宝终于恢复了心跳,但是却再也没有醒过来,也没有自主呼吸。   
会诊时,宝宝仍是深度昏迷,依靠呼吸机维持呼吸,并且由于缺氧损伤导致多器官衰竭。   
经临床评估,可以判定宝宝的脑功能没有恢复的可能了。尽管医务人员给予全力抢救,几天以后,宝宝还是离开了深爱着他的父母和家人,悲剧就这样突然降临到这个不幸的家庭。   

去除这些危险因素

就可避免家中溺水

作为儿童重症医生,见过很多溺水悲剧,心痛不已,我想再次呼吁,一定要去除家中溺水的危险因素,    预防家中溺水是杜绝这种悲剧的唯一有效办法      
 
其实很简单,每个家庭都能做到,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完全能够避免家中溺水的发生。
  • 不让宝宝离开你的视线      ,尤其是婴儿,一分钟几十秒都不行,因为危险常在瞬间发生。

  • 不在容器中存水      ,尤其水桶、浴盆、浴缸等较深的容器,盖好马桶盖,像水桶类容器最好扣着放,因为即使容器中没有存水,婴儿倒栽进去也可能因无力起身而发生窒息。

    必须储水时,将储水的容器      放在孩子无法到达的地方      ,如确保孩子不能打开存放处的房间门。

  • 不让婴幼儿独自在浴盆浴缸里洗澡
 
我们相信,很多悲剧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家长有足够的警惕性,杜绝危险因素,家中溺水就不可能发生。   

如果家中溺水不幸发生

家长该咋办?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判断孩子有无反应,有无呼吸。   
如果无反应无呼吸,面色青紫,意味着心跳已经停止或即将停止,要    第一时间呼叫120,同时自救,即立即做心肺复苏。  
大脑能够耐受完全缺氧的时间只有4分钟,因此称之为心肺复苏黄金4分钟,一旦心跳停止超过4分钟即发生脑的不可逆性损伤,时间越长损伤越严重。   
❶ 一岁以下婴儿心肺复苏要点   
将宝宝仰卧平放于地板或硬质材料平面上,食指和中指并拢双指法或双手环抱双拇指法,在两乳头连线中点正下方,用力快速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达到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约4厘米,每次按压后要保证胸廓充分回弹,按完30次后,紧接着一手按住宝宝前额一手抬起宝宝下巴颏,给予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然后再按30:2比例重复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图1 双指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方法
 
☝☝图2 双手环抱双拇指胸外心脏按压   
❷ 一岁以上孩子心肺复苏可采用单掌法(适用于幼儿,图3)或双手掌重叠法(适用于较大儿童,图4)  
 
☝☝图3 单掌法胸外心脏按压    
 
☝☝图4 双手掌重叠法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心脏,按压深度约5cm,按压频率及按压次数与口对口呼吸比例同1岁以下婴儿。   
如果无能力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只做心脏按压即可。以上急救措施要直到孩子面色好转,自主呼吸恢复,或120急救人员到场才可停止。    

异物阻塞 

1岁6月的小朋友,咳嗽1周入院,入院时状态尚可,拍胸片提示两肺透过度尚可,存在斑片影,考虑肺部感染。   
下午时分患儿非进食状态下突然出现剧烈咳嗽,伴有皮肤、口唇紫绀,急诊胸部CT提示左肺完全不张,当时孩子经皮血氧饱和度仅有70%左右,给予鼻导管吸氧。   
经过询问病史,家长说1周之前孩子吃花生后呛咳,之后就一直有咳嗽情况,在当地诊所口服药物治疗,直到出现发热才去县医院就诊,住院不到一天就出现了上述危重情况。   
此时的孩子皮肤、口唇紫绀,左肺几乎听不到呼吸音,连接监护显示氧饱和度仅有60%。   
 
 
考虑异物阻塞可能性大,必须明确孩子有没有吃过花生或瓜子等坚果,吃过后是否有呛咳表现。   
孩子妈妈说1周前吃过花生,吃的时候有哭闹,有呛咳表现,但是咳嗽过后就没那么严重了,就是之后就开始咳嗽了,就在诊所拿点药吃了,咳嗽不缓解,后来有痰,发烧了就去县医院住院了,去的时候没这么重,不知怎么就成这样了。   
结合病史特点,应该符合突发性的气管阻塞表现,也有进食花生呛咳史,高度怀疑支气管异物阻塞。   
如果证实是异物,就必须通过手术取出,孩子才有希望活下来。所幸,CT明确了孩子左肺是异物阻塞。   
手术顺利从支气管镜中夹出大半粒花生,手术很顺利也很紧张。   
 看到从孩子肺里取出的花生,妈妈大声哭喊着再也不让孩子吃花生了,这1粒小小的花生可能超过10倍黄金花生的的代价,如果运气没有站在孩子这边,这粒花生就可能要了孩子的命,到时候后悔也晚了。   
请你们记住3岁以下小孩子    有些危险的底线不能碰!    不要听说核桃补脑就早早的给宝宝吃核桃,不要以为石榴好吃就给宝宝吃石榴籽、不要以为宝宝哭闹就给他嘴里塞花生仁,不要以为大人在旁边看着就能避免悲剧发生,    更不要以为异物呛咳没什么,尽早就医,正规就医,CT及气道重建检查将近1000元,相比于它的诊断价值,钱在命面前不值得一提。   
加强对孩子的监护,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消除家中各种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让孩子远离环境中意外伤害危险因素,预防悲剧发生,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THE END-

来源:超能奶爸DrX 超
版权归原作所有,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按压,孩子,家中,溺水,宝宝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