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深呼吸三次,不焦虑、不气馁,快速平复心中的烦恼,以接纳包容之心,尊重他、关注他,给他安全感,提供个体化照顾,做个智慧的照顾者。
文章作者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认知症照护门诊
王曙红 主任护师
面对认知症长者那些“不可理喻”的行为,我们有很多的无奈:有时我们很心疼,有时我们很焦虑,有时我们心里很“窝火”......然而,这些都无济于事。
让我们深呼吸三次,快速平复心中的烦恼,以接纳包容之心,细致记录和分析长者的“临床特质”,找到通往认知症内心的“金钥匙”,做个智慧的照顾者。
王曙红教授的案记
张爷爷今年88岁,退休前是知名大学的资深教授,诊断阿尔茨海默病已经有八年,坚持规律的服药治疗。近几个月以来,张爷爷出现随地吐痰、频繁吐痰的异常行为,家里的地上、桌上、茶几上、墙壁上都有痰迹。家人怎么制止,怎么解释都无法改善,而且越来越严重。到神经内科门诊复诊,医生给换了两种药,但是并没有控制这种异常的行为。为什么曾经非常精炼、爱干净的爸爸这样不讲卫生了,这日子怎么过呀?全家人不知所措,整个家庭都陷入阴霾中。
2021年6月8日(周三)下午,张女士来到了认知症照护门诊寻求帮助。我详细了解了张爷爷的病情以后,对张女士说:您爸爸这种吐痰的情况。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诱因:1.老人身体/心理的原因:比如身体不适。他体检肺、口腔、耳鼻喉都没有问题,可以排除身体方面的原因。心理方面的原因需要进一步观察考虑。2.照顾者的原因:照顾者与他沟通少,沟通不通畅,他不理解你们的意思,你们也不理解他的意思。如:他可能是想有人陪、想吃东西,而大家没有满足他的需求;他做出了某件事情后,被家里人指责了。3.周围环境改变:如,看到不认识的陌生人感到害怕,天气太热了、太冷了等。4.家庭社会原因:人际关系紧张、被隔离、被忽视、被孤立了。他用吐痰的方式引起大家的注意,吐痰是他对自己、照顾者、社交、环境等某个重要信息的表达。也就是说,吐痰是表达某种未被满足的需求或对外界环节不适的反应。
您回去仔细观察并详细记录一下,在他吐痰前后有没有什么相关的事情发生。并请您下次看门诊的时候把日记带过来,我们一起分析,找找原因,读懂他的表达,才能获得解决您爸爸吐痰行为的“锦囊”。
张女士的日记
6.8
星期三
“
今天早上起床,我告诉爸爸下午去医院看病。他很开心的样子。上午爸爸跟我一起做饭,中午吃饭后他洗了碗。
下午去看王教授的认知症照护门诊,爸爸一出门就带上口罩。今天一天没有吐痰。(不吐痰:今天很开心呀,女儿带我去看病,女儿关心我,我很幸福呢)
6.9
星期四
“
今天上午按照王教授的建议,我陪爸爸去湘雅医院看了口腔科与耳鼻喉科门诊,医生说爸爸牙齿没有什么大问题,耳鼻喉科也没有什么大问题。耳鼻喉科医生说:“你们也太夸张了吧,你爸爸哪有这么多痰吐呀?”。但我很担心这样吐痰,爸爸的身体会不会被吐垮去呢?爸爸周四这天基本上没有吐痰。(不吐痰:今天很开心呀,女儿带我去看病,女儿关心我,我很幸福呢)
6.10
星期五
“
上午10:30,我发现家里厕所下水道不通,就拿来疏通拍,使劲的疏通,但是也没有让厕所通,我很焦急,怕爸爸要用厕所。就打电话给物业公司,请人来疏通厕所。打电话的过程中,我听到爸爸在客厅里大声的吐痰,等我挂断电话来到客厅,发现茶几上一坨痰,地上二坨痰。(长者心理原因诱发吐痰:女儿遇到困难了,可是自己帮不上,心里焦急)
我非常焦急,大声对爸爸说,别吐了。他好像没有听到,吐得更加厉害。(照顾者原因诱发吐痰:被指责了,反抗指责)
我起身赶快带爸爸出门,心想让他到外面去吐。结果一出门,他就戴上了口罩。我们在外面逛到了11:45才回来,他一口痰也没吐。我想他是怕被别人骂吧,只在家里吐,不在外面吐。(不吐痰:忘记厕所不通的事情了,女儿不责骂了,陪他了,他有安全感了)
6.11
星期六
“
今天妹妹也回来了,我们一起陪爸爸下了围棋。吃午饭以后,爸爸睡觉,下午我又带他去超市买东西。爸爸出门就带上口罩,没有吐痰。(不吐痰:有人陪伴,喜欢下棋)
吃完晚饭以后,七点我们一起看电视,爸爸很安静,没有吐痰。晚上八点,正在看电视《叛逆者》,突然我又听到爸爸在卧室里面大声的吐痰,声音很大。(1.长者原因诱发吐痰:爸爸看不懂电视。2环境原因诱发吐痰:大家都看电视,不理他,他被社会隔离了。3社会家庭关系诱发吐痰:一个人在卧室里,感到孤独)我就问爸爸,爸爸你怎么又躺在床上吐痰呢?被子上都有痰。爸爸不理我,继续对着天上吐痰(照顾者原因:被指责了,反抗指责 )
我想起王教授说,“您爸爸吐痰的时候制止是没用的,您要用转移的技巧”。我就赶紧拉上爸爸的手说,“爸爸,我们今天还没浇花的,我们去浇花好不好?”爸爸赶紧从床上站起来,我们一起在阳台上,一边浇花,一边看风景,大概花了一个多小时,到九点的时候,爸爸回到卧室里面睡觉。就这样就制止了他吐痰。(不吐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例如浇花,有女儿陪伴,感到安全,不再孤独)
记 住让我们深呼吸三次,不焦虑、不气馁,快速平复心中的烦恼,以接纳包容之心,尊重他、关注他,给他安全感,提供个体化照顾,做个智慧的照顾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