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切记不要给孩子玩磁力珠!
在病床上躺了十来天之后,小杰(化名)终于可以开始吃一些东西了。
想起几天前小杰的剧烈腹痛,和从他肚子里取出来的11颗磁力珠,小杰父母至今后悔给孩子玩这个玩具。这些“小钢珠”看似不起眼,却差点让孩子没了命。
“影像片下的11颗磁力珠连成一串,之间貌似没有任何东西,实际上却夹着不止一层的肠壁,引力压迫导致肠管坏死。若非及时手术,很可能会要命。”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小儿外科主任杨六成教授介绍。
入园第一天
3岁男童突然肚子痛
小杰今年3岁。9月1日早上,刚上幼儿园的他称肚子有点疼。 以为孩子是害怕上学,父母和老师都没太在意。 然而到了下午,小杰腹痛加重。父母赶紧带孩子到东莞当地医院就诊,进行了药物治疗。 但小杰的症状并没有改善,疼痛频率及程度都不断加重。 直到第二天进行腹部X线检查,才发现孩子腹腔内有一串连在一起的异物。 考虑到情况严重,小杰9月3日凌晨被转入珠江医院小儿外科。 “当时患儿腹痛腹胀的症状依然很明显,腹部影像检查结果清晰,腹腔内足足有11颗并排的珠子”,小儿外科主任杨六成教授表示。 父母这才想起来,半个月前,确实给孩子买了磁力珠玩具。 “ 当处在不同肠管中的磁力珠合并在一起,强大的磁力吸引会夹挤肠管,被压住的肠管会逐渐缺血、坏死,最后穿孔。一旦穿孔后的肠内容物溢出至腹膜腔,可能会引起弥漫性腹膜炎。除了剧烈腹痛、腹胀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 杨六成教授表示,当时孩子体内有11颗磁力珠,具体穿孔情况不得而知,孩子腹痛情况又不断加剧,需要立即急诊手术。
11颗磁力珠“穿肠”四处!
术中发现,这11颗磁力珠分别位于3段不同的肠管,已导致4处肠管穿孔。 通过腹部一个小切口取出11颗磁力珠后,医生立即切除缝合了两个贯穿样穿孔的肠管,修补了另两处穿孔的肠管。 为防止缝合的肠管出现感染,术后进行了相应治疗与精心护理。术后第9天,小杰终于可以开始吃东西了。9月15日,顺利康复出院。 9月27日,小杰的妈妈接受医生电话随访表示,孩子已逐步恢复健康,能够正常进食了。 “孩子太小,完全说不清楚到底是怎么把这么多珠子吞进肚子去的。我们以后再也不会给他这么危险的玩具了。”
磁力珠屡屡“犯事”
幼儿家长莫抱有侥幸心理
杨六成教授表示,近年来,儿童误吞磁力珠的意外并不罕见。 磁力珠不同于普通的异物,因磁力吸引相互连在一起夹挤肠管,根本无法自己排出,基本都会导致肠穿孔。 在购物网站搜索发现,磁力珠(巴克球)是热销玩具, 不少店家也有提醒:“禁止14周岁以下儿童使用玩耍,避免儿童误食或者出现其他意外情况。” 尽管如此,仍有不少幼儿家长当益智玩具买给孩子。
医生郑重提醒
家长们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切记不要给孩子玩磁力珠!
幼儿误吞异物多发
据了解,临床上,孩子误吞异物的情况非常常见。在刚过去的暑假假期,珠江医院门诊接诊过的误吞异物病例中,被误吞的异物多种多样,包括 硬币、拉链头、螺丝帽等。 医生介绍,这些普通异物,如果能够来到胃肠道的,一般能通过排便排出体外。但危险程度较高的异物就不一定了。 比如这次的磁力珠、曾经接诊过的缝衣针, 都要通过肠胃镜乃至手术的形式取出,否则随时都有穿破消化道的风险。
医生提醒家长
务必看管好家中幼儿, 避免孩子接触危险性的玩具, 收拾好家中细小的工具、物品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