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专家共论|为了精细化管理,县级医院都做了哪些努力?

2021-09-30 10:08   健康县域传媒

透过达标医院能力建设的模式和经验,折射我国县级医院的基本现状,探寻新时期下县级医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作者:富谷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9月25日,由健康县域传媒、《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联合知名互联网管理服务平台共同发起的《2021中国县市级医院运营与管理能力建设示范经验交流会》在安徽省合肥市顺利召开,会议以“县级医院运营与管理能力提升”为主题,透过达标医院能力建设的模式和经验,折射我国县级医院的基本现状,探寻新时期下县级医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中国人民大学医院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曹健在开场致辞中指出,当前,县级医院亟待健全运营管理体系,通过整合医疗、教学、科研等业务系统和人财物系统,建立科学规范的医院决策管理支持系统,推动医院运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需要不断的提高效率、节约费用、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围绕关键问题,探究发展痛点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相关专家重点围绕县级医院高质量发展的3个关键问题提出建议,他指出,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目标是从原来的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将优质医疗资源继续扩容并下延,但目前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县级医院要根据《有关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意见》中的核心要求,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发展空间问题,作为县级龙头,要把医共体建设好,把发展空间把握住;二是充分利用一院多区的政策;三是人才队伍建设。

 

对于当下炙热的县域医共体建设,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卫生服务体系研究部副主任苗艳青的发言对准了数字化医共体在落地中存在的问题。她表示,对于高质量与数字化医疗、数字化医共体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技术质量层面,像医院的临床干预措施是否以循证医学为导向;二是人性化的高质量,患者就诊是否更加便捷和人性化,是否形成了良好的医患关系。无论哪种形式的医共体,一定是围绕人的具体需求来形成一体化、连续、整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这需要医院转变一些固有理念。

 

智慧医院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随着医联体建设的不断深入,其中关键的人才建设可持续性出现了新的问题。正如江西省人民医院医协处处长王健在主题分享中所说,在医联体建设当中,也会有一些困惑,比如下派人员的公益性和生存发展竞争,有时候也会有冲突。另外就是人才建设的可持续性,人员持续下派,最后导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样的问题该怎么解决?他给出的答案是要强大自身再输出,人才建设要抱团。

 


为此,江西省人民医院在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帮助基层医院开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像义诊、坐诊、网络查房等;二是组建远程会诊中心,2015年该院组建了江西省首个远程会诊中心,覆盖了全省80个县的县级医院基层远程医疗体系;三是推动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四是建立双向转诊。截止2020年底,江西省医联体平台共签约医联体单位103家,组建省内专科联盟30个。

 

听完省级大型医院的做法后,安徽东至县总医院院长吕满民也结合实际谈了他的思考和做法。他表示,推动县级医院高质量发展,实际上是路径问题,《意见》中明确提出来的就是医共体建设。东至县总院实行县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差异化发展和医防融合、防治并重的举措。以县域全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互认为目标,覆盖全县域的检验中心、中心药房、健康大数据中心和康养中心,以及影像、心电、消毒供应、介入等中心建设,打破各院区间的围墙和各部门间的壁垒,实现了县域内人力和物资资源共享,初步建成“智慧东至”平台下的东至县健康大数据中心,实现了健康信息的互联互通。



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信息科科长郭伟从智慧医院建设的视角谈到了本院的四点经验:一是以服务流程为核心的智慧服务;二是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智慧临床;三是以高效运行为核心的智慧管理;四是基于数据利用和规范流程的数据中心与信息集成平台。其中,智慧管理方面目前仍是县级医院相对薄弱的地方,国家医院管理研究所虽然发布了相关标准,即基于智慧管理零到五级评审,但目前大多数县级医院都还在一二级之间徘徊。

 

作为国内医疗耗材管理领域的佼佼者,国医科技SPD研究中心孙挪指出,这两年SPD非常火,实际上它的核心是运营服务,其本质是让临床的医护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服务病人,解放医护人员工作负担,实现整个供应链环节的分工,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基于此,国医科技在不改变现有的商业渠道,不打破现有的供应链生态基础上,通过服务商、软件、硬件和服务团队的加持,帮助医院在药品零加成背景下解决耗材供应链成本问题。


圆桌共话:医疗物资精细化管理



现场的圆桌研讨环节,由安徽省颍上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李璘主持,7位医院管理者针对医院精细化管理阐述了各自观点。



内蒙古宁城县中心医院副院长李冬宁:目前,我院在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不像太和县人民医院那么发达,但我们有自己的改革理念和实践经验。站在医院管理者角度,必须把医院精细化管理做好,要有成本管控意识。比如将同等科室的月均、年均成本支出进行对比,像输液费、注射器、输液管等,每个月公示,这样就会让一些消耗比较高的科室反思原因。

 

安徽省青阳县人民医院院长尹宗旺:青阳县有两个医共体,一个是人民医院,一个是中医院。到目前为止,我觉得医共体在体制上还没有完成改革,乡镇卫生院是一类事业单位,人民医院是二类事业单位,人员流动不好做,包括绩效考核,很多时候都在走形式。关于医院精细化管理问题,我院从2020年开始对科室实施二级库存管理,所有耗材都可以溯源。另外是对医疗质量和信息化的管理,各个科室耗材占比每月统计,找出高占比的原因,信息化管理方面,目前做得还可以,开展了肺结节筛查,通过肺结节诊断,进一步降低漏查率。

 

山东省兖矿新里程总医院院长张传军:我院是一个内生型、紧密型的医联体医院,作为龙头,下面有8家分院,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形成了内生型的三级诊疗体系,实行人、财、物统一的标准化和同质化管理。在医共体管理方面,我院重点加强信息化管理,今年投入6000多万元建立了一个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各个分院、社区互联互通。医院精细化管理方面,我院主要是通过信息化建设来抓:一是抓门诊服务,简化流程,包括预约诊疗、诊断服务等,二是抓收费,统一收费,一站式服务。

 

湖北省谷城县人民医院院长何永斌:精细化管理对于医院而言越来越重要。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各公立医院要加强运营管理,加强预算管理,这方面我院还在做探索,在精细化管理这个层面,作为院长考虑的就是各种制度的完善,包括预算管理和运营管理。另外是信息化建设,没有信息化做基础支撑,医院很难做运营管理。医院每年都在投入,目前已经投入2000-3000万元,目前电子病例做到了四级,正在申报。

 

安徽省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郑新权:我院是县域医疗中心,现有两个院区,正在建第三个院区,建成后可以有近3000张床位。我院医共体规模也相对较大,辖区内人口接近100万,共有16个分院。在精细化管理方面,目前正在加强智慧医院建设。

 

山东省曹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刘丹:现阶段我院在做多中心整合,比如消化病,原本只是在门诊做整合,现在消化病诊疗中心、门诊、胃镜都整合到一个中心。在精细化管理方面,2017-2021年的4年时间,我院成立专门的管理团队,借助医院现有的信息化优势,把所有指标,包括国考、标准化(包括病种成本、医院科室成本,每个可变动成本、不可变动成本之间的关系),全部用数据量化,科室工作量、工作质量以及效益,每季度出一个量化报告,在季度例会上会通报给各个病区,进一步了解各科室在医院中的排名,从而为下一步学科发展找出方向。

 

安徽省界首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学武:我院在五年的医共体建设中,收益很大,界首的医防融合模式也实现了很好效果,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包括门诊人次、住院人次、业务收入、医务人员的收入都有大幅增长。2010年,我院实施医保收入的主动管控,使效益也得到大幅度提升,2020年在医保资金同比消耗、同比减少2005万的情况下,业务净收入增加了700万,整个界首市医共体医保资金总额消耗减少2900万,医保资金节余760万。


责任编辑(实习):富谷
审核:汪言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细化,医共体,医联体,高质量,县域,科室,智慧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