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和胰岛素抵抗所导致的慢性高血糖综合征。
这意味着,每10个成年人中,至少有1人患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中未经确诊的OSA(典型症状为打鼾)人群比例高达24%-86%。二者相互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和胰岛素抵抗所导致的慢性高血糖综合征,严重的会引起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长期高血糖可导致组织器官损伤,引起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
研究表明,中国81%的糖尿病相关医疗费被用来治疗各种并发症,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大血管病变及同时合并两种病变的患者,每年直接医疗费用分别是无并发症组的3.18倍、4.13倍和10.35倍。
幸运的是,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在药物治疗结合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下,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控制血糖后,有机会停药且继续维持正常血糖水平,以实现糖尿病“缓解”。
近日,国际领先的四大糖尿病组织——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内分泌协会(Endocrine Society)、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和英国糖尿病协会(Diabetes UK)联合发布了共识声明,对糖尿病“缓解”的现象做出了标准定义和解释,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评估糖尿病缓解。
自发或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恢复至<6.5%(这也是糖尿病诊断切点),并且在没有常规降糖药物治疗的情况下维持至少3个月。
如果HbA1c检测难以准确反映长期血糖控制(例如血红蛋白变异或红细胞存活改变),替代标准为:空腹血糖(FPG)<7.0 mmol/L(126 mg/dL),或根据连续血糖监测值计算的HbA1c估计值<6.5%。
如需检测HbA1c以证明缓解,检测时机应只在干预前、以及干预开始或停用任何降糖药的3个月后。
共识指出,缓解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可以是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减肥手术还是其他干预途径实现。
为了确定缓解长期维持,后续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HbA1c检测,同时进行糖尿病潜在并发症的常规监测,包括视网膜筛查、肾功能评估、足部检查和心血管危险因素检测。
目前还没有长期证据表明,在糖尿病缓解后可以安全地停止任何常规并发症评估。
要实现糖尿病缓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干预不可忽视。多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OSA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差及糖尿病相关血管并发症有关。同时,2型糖尿病患者中未经确诊的OSA人群比例高达24%-86%。
OSA患者比健康人群发生2型糖尿病的几率显著增高,是因为胰岛素抵抗与OSA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研究表明:AHI(是OSA的诊断指标,指平均每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低通气次数)是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AHI指数每增加1个单位,胰岛素抵抗将提高0.5%。
一些研究指出,在OSA患者中,间歇性低氧血症和氧化应激是胰岛素抵抗的关键因素。低氧血症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受到抑制,减少胰岛素受体并降低其敏感性,促进交感神经神经兴奋导致血糖升高,导致葡萄糖耐量受损。低血氧症还能分别与氧化应激及高碳酸血症协同,且都会导致胰岛素抵抗。此外,OSAS患者因为睡眠障碍导致白天嗜睡,减少活动及能量消耗,进而加重肥胖,进一步加重2型糖尿病,形成恶性循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糖尿病专家共识》指出,遇到OSA患者应考虑是否存在糖尿病,对所有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诊治都应考虑存在OSA的可能性。
2型糖尿病与OSA发生风险显著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相关足病、胰岛素使用以及抑郁症。
典型症状包括:
(1) 打鼾、白天嗜睡;
(2) 肥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控制困难;
(3) 顽固性难治性高血压,且以晨起高血压为突出表现,昼夜血压节律为非杓型或反杓型;
(4) 夜间心绞痛;
(5) 夜间顽固、严重、复杂难以纠正的心律失常;
(6) 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7) 反复发生脑血管疾病(出血性或缺血性);
(8) 癫痫;
(9) 老年痴呆;
(10) 遗尿、夜尿增多;
(11) 性功能障碍;
(12) 性格改变;
(13) 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
(14) 不明原因的红细胞增多症。
对于有以上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高度警惕同时患有OSA,且应及时就诊治疗。研究显示,CPAP(持续正压气道通气,是OSA的一线治疗方法)治疗3个月后可以明显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CPAP治疗可使控制不理想的糖尿病患者HbA1e明显降低。
OSA诊断的标准方法是整夜PSG(多导睡眠图)监测。但由于国内的睡眠实验室或睡眠中心大部分集中在三甲医院,且睡眠中心的多导睡眠监测仪和监测床位数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以至于OSA的诊断率和治疗率均不足1%。
如今,家庭睡眠呼吸暂停监测技术成熟,先进的技术被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监控设备,可以在家中用于OSA的筛查甚至诊断。值得一提的是,临床研究证实,UWB雷达AHI与PSG AHI具有出色的一致性,其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可满足OSA筛查或在家中进行动态监测。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学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糖尿病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3(5):32-330
2. Matthew C. Riddle, et al., (2021). Consensus Report: Defini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Remission in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 Care, DOI: https://doi.org/10.2337/dci21-0034
3. 2021-09-03医学新视点《四大组织联合声明:2型糖尿病可以实现“缓解”停药!“缓解”对患者意味着什么?》
4. 江波,邹大进等.生酮饮食干预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2019年版)[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2019,23(3):1-6
5. 2018-07-07医脉通内分泌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代谢性疾病》
6.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睡眠呼吸障碍工作委员会. 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远程医疗临床实践专家共识[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2021,101(22):1657-1663
7. 周勇,舒德贵等.新型自动超宽带雷达在睡眠呼吸暂停检测中的验证[J].胸腔疾病杂志,2020,12(4):1-10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