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变时的临床表现。
神经病学医学网
(1)脑桥旁正中动脉:从基底动脉的背侧发出,管径很细,一般比头发丝稍粗,发出后稍斜向后上,至脑桥基底沟中央及两岸,分布于脑桥旁正中区,包括桥核、皮质脑桥束、皮质脊髓束及皮质脑干束;一些小的细支有时行向背侧,供应脑桥被盖的腹侧部,包括一部分内侧丘系(图 9-194)。
(2)脑桥短旋动脉:自基底动脉两侧发出,供应脑桥基底部的外侧部一个楔形区。相当于旁正中动脉和长旋动脉分布区之间,主要包括皮质脊髓束和内侧丘系的一部分纤维、桥核和脑桥小脑束、一部分三叉 、面神经核及三叉、面神经根等结构(见图 9-194)。一部分脑桥短旋动脉还向上供应大脑脚的一部分。
(3)脑桥长旋动脉:起自基底动脉主干、小脑前下动脉和小脑上动脉(图 9-195),起始后稍行向后上,在脑桥前面行向外侧,分布于脑桥被盖部和脑桥臂大部。主要包括三叉、外展、面和位听神经核以及三叉神经脊束及其核、内侧纵束、内侧丘系、外侧丘系、三叉丘系、脊髓丘系、脊髓小脑束、脑桥臂和结合臂、脑桥网状结构等(见图 9-194)。
(1)脑桥旁正中动脉闭塞综合征:脑桥旁正中动脉闭塞,可引起脑桥旁正中区域的梗死,临床出现脑桥基底内侧综合征( Foville 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同侧凝视麻痹及对侧肢体轻偏瘫。一般不引起意识紊乱或感觉障碍,如果软化灶范围较小,可仅有单瘫而不出现凝视麻痹。
(2)脑桥短旋动脉闭塞综合征∶临床较少见,由于损害了桥核和脑桥小脑束,因而以小脑症状为主,如病侧肢体肌张力低下,站立时向病侧倾倒等;其他症状可见同侧面部感觉障碍和对侧半身感觉缺失,以及脑桥基底外侧综合征(Millard-Gubler 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此外,尚见到交感神经内脏性紊乱,包括霍纳( Horner)征。
(3)脑桥长旋动脉闭塞综合征∶脑桥长旋动脉闭塞,可使脑桥被盖部梗死,引起脑桥被盖综合征(Raymend-Cestan 综合征)。可产生三叉、外展、面及位听神经麻痹及其核的损害,眼联合运动麻痹,对侧偏身麻木,同侧小脑症状,眼球震颤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并由于缺氧或出血侵及脑桥被盖部的网状结构而并发昏迷。
后循环远段供血区的PCI综合征临床表现及解剖定位
▼▼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