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了,肚子大可能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

2021
09/30

+
分享
评论
生物谷
A-
A+

腹部脂肪谁都不想要,它对个人形象的影响,恐怕不用我们复述了。



很多人看着不胖,唯独肚子减不下去,那就要小心了,这可能是腹部的内脏脂肪多的标志。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使很多人形成不良的饮食习惯,尤其对高热量的食物难以抵抗。同时,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大,很多人为了追逐社会的节奏,长期久坐及缺乏运动,导致腹部的内脏脂肪堆积,更进一步形成“大肚子”的肥胖体型。



腹部脂肪谁都不想要,它对个人形象的影响,恐怕不用我们复述了。


更为重要的是,腹部脂肪细胞过多会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导致身体产生胰岛素抵抗1。没有足够的胰岛素,糖分在血液中积聚,会耗尽身体的能量储备。


当发生胰岛素抵抗时,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受损,胰腺会释放更多的胰岛素试图补偿,导致胰腺细胞受损。最终,胰腺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血糖水平升高,胰岛素抵抗随后可发展为前驱糖尿病或II型糖尿病2


之前就有报道发现胰岛素抵抗和抑郁症状之间存在关联3,也有报道发现重度抑郁症会增加随后发展为II型糖尿病的风险4,5胰岛素抵抗在其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但还未有研究调查胰岛素抵抗是否会增加患重性抑郁症的风险。


近日,一项发表在《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和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胰岛素抵抗会显著提高患重度抑郁症的风险,并且腹部脂肪每增加5厘米,抑郁症的发病率就会增加11%。



这项研究收集了来自荷兰抑郁和焦虑研究(Netherlands Study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NESDA)的参与者的数据,并对601名参与者进行了9年的跟踪调查(图1)。


研究者们测量了表明胰岛素抵抗的三个指标:

1.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率(triglyceride-HDL ratio,临床上胰岛素抵抗诊断的金标准之一);

2.空腹血糖水平(≥5.54 mmol/L即判定为前驱糖尿病);

3.腰围(腹部脂肪的囤积)。


初始601名参与者均无抑郁或焦虑症病史,研究者们对参与者进行了抑郁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的筛查,起始评估和2年后的评估均进行了精神病学访谈、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生物标本收集,其后4、6 和 9 年接受精神评估。


研究人员同时也考虑了几个协变量,包括参与者的年龄、性别、教育水平、身体活动水平、吸烟状况和饮酒情况。


图1  参与者在第2、4、6和9年进行了精神病学访谈(包括筛查重度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和双相情感障碍)、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生物标本收集


研究者们分析发现,胰岛素抵抗的所有三个指标都与抑郁风险增加有关(图2):

  • 在9年的随访期间,triglyceride-HDL ratio指标的一个单位增加,对应的重性抑郁症发病率增加89%;

  • 入组时腰围每增加5厘米,对应的重度抑郁症的发病率平均增加11%;

  • 空腹血糖水平每增加1个单位(代表血糖水平适度升高),对应于随访期间重性抑郁症发病率增加37%。


图2  Triglyceride-HDL ratio、腰围和空腹血糖水平与成人重度抑郁症发病之间的Cox回归模型


进一步,研究者们依据血糖水平等胰岛素抵抗指标,检查了在研究开始时没有胰岛素抵抗指标,但在2年随访时发展为前驱糖尿病的特定人群。他们发现,相比在前2年血糖水平正常的人,发生前驱糖尿病的人在第9年随访时患重度抑郁症的可能性提高了166%。


研究者们还看到,胰岛素抵抗导致抑郁风险的增加与性别无关。


总而言之,胰岛素抵抗不仅会引发前驱糖尿病或II型糖尿病,而且还会导致患重度抑郁症的风险增加。这个研究也表明,胰岛素抵抗作为比II型糖尿病发展早几年并且相当普遍的普遍疾病,可以用于预测重度抑郁症的发展。


胰岛素抵抗在总人群中的发生率近1/3,但直至发展到前驱糖尿病,仍不会有任何迹象和症状。对于超重、肥胖、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尤其需要注意检测胰岛素抵抗,以判定是否有患有前驱糖尿病或II型糖尿病的风险。对于健康人群,如果你长期久坐+高脂高糖饮食,腹部脂肪的堆积也可能暗示有胰岛素抵抗的可能。


胰岛素抵抗作为一种“潜在”且“沉默”的危险因素,虽然可以引发抑郁症,但人们也可以通过饮食调整、压力缓解或药物使用来减少甚至消除胰岛素抵抗。


所以,为了减减小肚子,也为了免于抑郁的风险,赶快改变你的生活方式吧!


原文来源:

Watson, K. T. et al. Incident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Predicted by Three Measures of Insulin Resistance: A Dutch Cohort Study. Am. J. Psychiatry appi.ajp.2021.2 (2021) doi:10.1176/appi.ajp.2021.20101479.


参考文献:

1.Petersen, M. C. & Shulman, G. I. Mechanisms of insulin action and insulin resistance. Physiol. Rev. 98, 2133–2223 (2018).

2.Fonseca, V. A. Early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Impact on subsequent prediabetes and type 2 diabetes. Clin. Cornerstone 8, S7–S18 (2007).

3.Watson, K., Nasca, C., Aasly, L., McEwen, B. & Rasgon, N. Insulin resistance, an unmasked culprit in depressive disorders: Promises for interventions. Neuropharmacology 136, 327–334 (2018).

4.Webb, M.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flammation and adiposity in men and women. PLoS One 12, 1–15 (2017).

5.Akbaraly, T. N.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metabolic syndrome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middle-aged adults results from the whitehall ii study. Diabetes Care 32, 499–504 (2009).

撰文 | 大大卷

编辑 | 小耳朵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重度抑郁症,糖尿病,风险,肚子,饮食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