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指南将极大缩小多学科医生之间的认知差距,为肿瘤科、心内科、放疗科、血液科、药学等不同科室医生认识、发现、处理、预防和治疗抗肿瘤治疗相关的心血管毒副反应提供巨大帮助。
Connecting Doctors & Sharing Better
iCardioOncology
第24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1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于9月25日~29日线上举行,会议期间正式发布了由CSCO肿瘤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执笔的CSCO首个跨学科指南——《2021CSCO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防治指南》(以下简称为“指南”)。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首先由会议主席-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刘基巍教授致辞,宣布发布会正式开始。
本次指南发布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的褚晓源教授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束永前教授担任主持。
图1 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筛查管理流程
对于症状性心血管毒性的处理原则,指南中主要分为心肌损伤与心力衰竭、免疫性心肌炎、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静脉血栓栓塞症、血脂异常等7个方面进行阐述。在对症状性心血管毒性的处理中,应加强多学科合作、肿瘤学家与心脏病专家联手为患者的心脏健康保驾护航、使抗肿瘤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胸部放疗主要应用于乳腺癌、肺癌、食道癌、淋巴瘤等疾病,这些放疗患者可能发生放射性心脏病(RIHD)。指南提到,RIHD预防的放疗推荐内容为:定位技术、靶区勾画、放疗技术、心脏限量(表5)。随着临床对乳腺癌RIHD风险认识的增加,乳腺癌放疗中也在努力降低心脏剂量,放疗的风险已经比20年前显著降低,心脏剂量也在减少,指南建议:①全面了解病史、②疗后长期随访、③恰当模拟定位、④增加心脏与胸壁距离、⑤精进放疗技术、⑥调整分割方式。
最后由会议主席-大连医科大学心血管病院的夏云龙教授进行了总结。本次指南的发布,为肿瘤学科和心脏病学科的多学科诊疗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为抗肿瘤治疗的心血管毒性防治提供了规范的指南标准,为肿瘤相关心血管疾病的管理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
内容:三度医学 May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