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中旬,上海首创医联体带量采购先河,对15个药品开展药品集中议价采购工作。
2018年上海率先在崇明启动区域医联体深化改革试点,建立了全国首个健康医联体,医联体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牵头,以新华医院崇明分院为核心单位,联合崇明区域内二级医疗机构以及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崇明2011年通过组建紧密型的医联体,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慢病不出岛”。
为进一步深化“新华-崇明”区域医联体改革,完善药品采购机 制,减轻患者药费负担,并助力城乡居保按人头付费试点,开展“新华-崇明”区域医联体医疗机构药品集中议价采购。
今年3月中旬,上海首创医联体带量采购先河,对15个药品开展药品集中议价采购工作。今日(9月29日),上海发文,开启第二批“新华—崇明”区域医联体带量采购,对6个品种进行集采。
上海开展的第一批“新华—崇明”区域医联体带量采,采购15个药品,主要涉及心血管系统药物、全身用抗感染药以及消化道和代谢方面药物三个类别。
此次上海开展的第二批“新华—崇明”区域医联体带量采,采购6个药品,主要涉及消化道和代谢方面的药物、血液和造血器官药、神经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四个类别。
上海明确选取品种排除国家集采、上海市带量采购、国谈、定点生产外采购量大充分竞争的品种纳入医联体议价采购。试点推进后,可逐步扩大品种覆盖范围。
图一 2批采购品种类别
采购品种参照“一品两规”原则,即同一通用名称药品,注射剂型 和口服常释剂型各不得超过2个规格,每个规格确定1个厂家,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确定1个规格和厂家,兼顾成人和儿童用药需求,因特殊诊疗需要使用其他剂型和剂量规格药品的情况除外。
上海采用第三方评价、历史采购量占比、医院覆盖率三个指标按60%、25%、15%的权重综合评分确定入围、中选品种,在确保质量和供应的基础上降低虚高药价,避免唯低价是取。参考历史采购量占比和医疗机构覆盖率使得现有该区域医联体医疗机构在销的药品在入围时获得利好,避免出现带量采购后大面积换药现象的出现。
据悉,今年4月底,上海开展的第一批“新华—崇明”区域医联体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发布,共9个药品中选,平均降幅为31.7%、最高降幅达66.11%,为全市加快构建多方联动的药品集中采购格局贡献了“崇明模式”。
新华—崇明”区域医联体以医联体模式开展药品带量采购在全国尚属首例,对国家、省级集中带量采购形成了补充。也为地方集采走向更加碎片化的道路提供参考,丰富了集采方式。
◆编辑 | 亦一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