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讲科普丨心内科秦绪光主任:房颤的治疗及预防!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一种较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有心房连续、快速、不规律搏动,整个心房丧失协调一致的收缩,激动频率达每分钟350-600次,心室搏动完全不规整等特征。
(图片来源:全景)
北亚骨科医院心内科秦绪光主任提醒,房颤症状的轻重受心室率快慢的影响。心率不快时,患者可无症状;心率快时有心慌、气短、乏力、胸痛、晕厥等症状,当心室率超过150次/分时,患者可发生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
专 家 简 介
心内科主任 秦绪光
主任医师 博士
现任北亚骨科医院心内科主任,中国介入心脏病学会委员、起搏与电生理学会会员、韩国介入心血管病委员。曾经获得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朝阳区抗击非典先进医学科技工作者、民建北京市委联络委员会委员。多次在国内及国际心血管学术大型会议上做学术报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20篇;主编、参编心血管病专著5部。
专业擅长: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起搏器植入、临床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等手术。较早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展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也是在国内较早地应用此途径进行冠心病检查与治疗的医院之一,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不稳定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完成冠状动脉造影10000余例,PCI 6000 余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PCI治疗800余例。完成射频消融根治预激综合征、隐匿性旁道、房室结双径路引起室上性心动过速1000余例;完成安装起搏器500例。
那么房颤该如何规范治疗呢?
北亚骨科医院心内科主任秦绪光:根据症状特点、体格检查、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心脏B超可明确房颤的诊断。治疗原则以治疗原发病、消除危险因素及合并疾病治疗;预防血栓栓塞;心室率控制及尽量恢复窦性心律。根据临床风险评估工具,进行风险分层,从而决定是否给予患者长期抗凝治疗。如果药物治疗后房颤复发,可选择房室结消融同时植入心脏起搏器控制心率。
北亚心内科开展药物抗凝防止血栓及左心耳封堵术、房颤导管消融等一系列相关手术,对于降低患者房颤卒中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PART.1
药物抗凝防止血栓
目前,预防房颤病人发生血栓的重要方法就是服用抗凝药物,防止血栓形成。房颤病人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由医生来判断您是否需要服用华法林,固定饮食结构,严密监测INR,或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需要按医生要求规范服用。
PART.2
CRATO三维标测射频消融是行肺静脉隔离治疗心房纤颤
心房纤颤CRATO三维标测射频消融术是一种介入治疗手术,是使用电极导管在心脏腔的某一部分来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和心内膜下心肌的凝固性坏死,从而破坏某些快速心律失常的起源点。以导管消融作为节律控制的策略可明显改善生存率,降低再入院率,增加窦性心率维持率,进而保护心脏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经心房纤颤CRATO三维标测射频消融术治疗前后心电图对比)
PART.3
左心耳封堵预防卒中
房颤90%的血栓来自于左心耳,左心耳封堵可预防卒中。其优点是避免左心耳血栓脱落预防中风,缺点是创伤大、恢复期长,不能起到根治目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