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 靶向TF药物在研现状

2021
09/27

+
分享
评论
柏思荟
A-
A+

宫颈癌起源于子宫颈细胞,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

背景介绍


宫颈癌起源于子宫颈细胞,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在某些发展中国家甚至位居首位。宫颈癌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50万,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5%,其中80%以上在发展中国家。每年超过26万的妇女死于宫颈癌,主要在低、中收入国家。


目前,我国约有1/3的女性参加过宫颈癌筛查,并有约1000万女性自费接种了HPV疫苗。但是,我国宫颈癌发病率仍以超过10%的年均增速快速增长。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我国宫颈癌每年新发病例达13.15万,死亡人数每年约5.3万,约占全部女性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8.4%。总的来说,我国宫颈癌防控力度仍需加强。

对于先前接受过治疗的复发/转移性宫颈癌患者,一线标准疗法(贝伐珠单抗和双药疗法)仅表现出有限的客观缓解率,通常低于15%,中位总生存期(OS)仅6.0-9.4个月。因此,对于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的治疗仍存在大量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TF靶点简介


组织因子(TF,Tissue Factor)又称凝血因子Ⅲ,是一个由26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跨膜单链糖蛋白,分子量约为47kDa。TF的基本生理功能是在组织受到损伤时作为起点启动外源性凝血过程,正常情况下,TF位于血管壁外膜细胞,不参与血液循环,只有当血管壁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时,TF才暴露于循环血液,通过激活凝固级联反应发挥止血作用。

肿瘤患者临床上常伴有血液凝固性增强,并且在肿瘤组织中也常见血栓的形成,这些现象可能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上组织因子TF的异常高表达相关。近年来已有研究表明,宫颈癌、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等肿瘤细胞及其血管内皮细胞上有TF的异常增多。目前肿瘤TF异常上调的具体机制还尚未明确,但肿瘤发生发展时伴随TF高表达确实是大多数实体肿瘤中后期发生复发和转移的主要原因。

此外,TF对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肿瘤体积在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必须有不断新生的血管供血,研究表明过表达的TF促进了微血管浓度的升高并促进了新生血管生成。因此,TF在肿瘤细胞中的高表达会直接影响细胞增殖、组织浸润性、转移性等生物学特征,已成为肿瘤研究种颇具潜力的治疗靶标。


TF药物研发一览


全球范围内,针对TF的在研新药项目较少,且均为ADC药物。其中,Seagen/Genmab联合开发的Tivdak已于9月获FDA批准上市,成为第12款获批上市的ADC药物;Iconic Therapeutics的XB002目前处于临床Ⅰ期。国内乐普生物/美雅珂亦布局了这一靶点,采取了中美双报的策略,2月向FDA递交的IND申请已获批,目前处于临床Ⅰ期,国内于6月递交了IND申请。


  • Tivdak


Tivdak(Tisotumab vedotin)为一款TF ADC药物,由Seagen和GenMab联合开发。2021年9月20日,Tivdak获FDA加速批准上市,适应症为二线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宫颈癌成年患者。

Tivdak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抗组织因子的单克隆抗体Tisotumab,可剪切多肽连接子和细胞毒药物单甲基奥瑞他汀E (MMAE),DAR=4。

Tivdak的多肽连接子在溶酶体蛋白酶的作用下,Linker在靶细胞中被切割释放出小分子毒素MMAE,发挥细胞杀伤作用。同时可剪切linker允许MMAE穿透细胞膜进入附近肿瘤细胞,发挥Bystander effect(旁观者效应)。

MMAE为一款经典的微管蛋白抑制剂,毒性较美登素类(如DM1)更强。与MMAF相比,MMAE可跨膜进入相邻肿瘤细胞,发挥旁观者效应,实现旁杀伤。


Tivdak作用机制(数据来源:Seagen)

在2020 ESMO上,Seagen公布了Tivdak治疗宫颈癌的关键Ⅱ期研究结果。试验结果显示,Tikdak治疗的ORR达24%,其中CR达7%(7/101),PR达17%(17/101),中位DoR达8.3个月,中位PFS达4.2个月,中位OS达12.1个月。不良反应方面,常见的TRAE包括脱发、鼻出血、恶心、干眼症等。凭借这一优异临床数据,Seagen于2021年2月向FDA递交了BLA申请,继4月获优先审查后,终于9月获批上市。


  • MRG004A


国内乐普生物全资子公司美雅珂亦重点布局了TF ADC药物。2021年2月,MRG004A已获得在美国进行Ⅰ/Ⅱ期临床研究的IND批准。6月,美雅珂向CDE递交了MRG004A的IND申请,8月5日,MRG004A获批临床,成为国内首款获批临床的TF-ADC药物。

MRG004A是靶向TF的定点偶联的创新ADC药物,由TF靶向单抗与高效抗微管剂MMAE通过蛋白酶可裂解的BCN-缬氨酸-瓜氨酸链接体偶联而成。MRG004A利用美雅珂从Synaffix引进的GlycoConnect定点偶联技术及HydraSpace极性间隔技术将MMAE共价连接至TF靶向单抗的Fc区域,相较于传统偶联技术,药物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均有望显著提升。

凭借独特的分子设计,MRG004A在临床前试验中对胰腺癌、卵巢癌及三阴乳腺癌动物模型表现出良好的疗效。研究显示MRG004A在三阴乳腺癌的动物模型中比传统偶联ADC在血液循环中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更强的药效,在胰腺癌及卵巢癌模型中也表现出强大的抗肿瘤活性。


MRG004A在胰腺癌和卵巢癌模型中的抗肿瘤作用(数据来源:乐普生物)


  • XB002


XB002(ICON-2)是由Iconic Therapeutics公司研发的一款TF ADC产品,同样采用了MMAE作为payload。XB002于2019年5月由Exelixis引入,并于2021年2季度开展了Ⅰ期临床试验。值得一提的是,XB002目前由Iconic Therapeutics、Exelixis和Zymeworks三方共同研发,Zymeworks负责linker-payload部分的设计和研发。

在临床前试验中, XB002可与组织因子紧密结合,而不会影响凝血功能,此外,研究表明XB002在多种实体瘤模型中均有良好的疗效和可控的耐受性,在部分肿瘤中XB002实现了完全缓解。


小结


组织因子与肿瘤血栓形成、血管新生、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以组织因子为靶点治疗肿瘤在理论依据上具有光明的前景。随着Seagen/Genmab首款TF-ADC药物Tivdak的获批上市,晚期宫颈癌患者迎来全新的治疗手段。国内乐普生物/美雅珂的MRG004A采取定点偶联技术,有望进一步提升药物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具有Best-in-class的潜力。希望企业在TF靶点的研发上不断提速,日拱一卒,为晚期肿瘤患者提供更多更优良的用药选择。


参考来源:

1.https://www.prnewswire.com/news-releases/carisma-therapeutics-announces-us-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grants-fast-track-designation-to-ct-0508-for-the-treatment-of-patients-with-solid-tumors-301381843.html

2.ACRO:巨噬细胞装备升级,CAR-M正式进军实体瘤治疗战场

注:欢迎投递生物医药行业相关稿件,添加微信号Endeavor-by,了解详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MMAE,宫颈癌,卵巢癌,靶向,药物,现状,研究,血管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