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C之外肝病患者的血清DCP水平轻度升高。
为了更好地辅助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肝脏恶性病变,以及早期预警和肝癌预后的评估,检验科可开展肝癌筛查三联检(异常凝血酶原、甲胎蛋白异质体及比率)
参考范围:
项目 | 参考范围 |
异常凝血酶原(DCP) | <40 ng/ml |
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 | <1 ng/ml |
AFP-L3比率(AFP-L3%) | <10% |
临床意义:
(1)肝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
HCC之外肝病患者的血清DCP水平轻度升高,但HCC患者的血清DCP水平却显著升高。肝癌患者血清中DCP的阳性率为65%,高于AFP 60%的阳性率,DCP与AFP并无相关性,二者对诊断HCC具有互补性。联合二者用于辅助诊断肝癌,灵敏度可提高至87% 以上;
(2)HCC患者治疗效果及复发监测
DCP阳性的患者肝内转移、门静脉侵袭和肝静脉瘤血栓形成以及包膜浸润的发生率较高,其水平>90 ng/ml是微血管侵袭的独立预测指标,提示患者预后较差。DCP血清半衰期约40~72小时,比AFP短3~5天,能更及时反映HCC的疗效。
(3)肝癌预后的评价指标
(4)用于体检人群肝癌的筛查
肝癌早期症状隐蔽,高危人群需定期体检。DCP联合AFP、AFP-L3相互补充,联合检测可以减少肝癌的漏诊。
2. 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
(1)AFP-L3%有助于鉴别AFP阳性良、恶性肝病。
AFP-L3%测定有助于良、恶性肝病的鉴别诊断,且不受AFP含量的影响。
(2)更好的肝癌早期预警的指标
在影像学检查发现肝癌特征性占位性病变前数月乃至数年, AFP-L3%就可能随肝细胞癌变而在血中升高。研究发现AFP-L3%升高较影像学检查阳性早出现3~28个月, AFP-L3%阳性预测肝癌发生的正确率为94%。可见, 在影像学检查尚未发现肝癌特征性占位性病变时, 对AFP低浓度阳性病例进行AFP-L3%检测可以早期预警肝癌发生。
(3)AFP-L3%有助于肝癌预后的评估。
AFP-L3%含量与门脉侵犯有关,与肝癌恶性特征有关, 特别是门脉侵犯和肿瘤分化程度。而AFP浓度与恶性特征则无关。术后AFP-L3%阳性组多发性复发与门静脉癌栓形成多于阴性组。如果该指标转为阳性, 肝内遭受侵袭性病变的可能性增加。
(4)肿瘤恶性程度指标
AFP-L3%阳性的HCC通常有丰富的肝动脉血液供给,肿瘤的倍增时间较短,恶性程度越高。
文章来源:检验星空
编辑:青翠欲滴
审校:晨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