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TA的抗凝机制。
EDTA是什么?
乙二胺四乙酸(EDTA)是检验常用的抗凝剂,有二钠(EDTA-Na2)、二钾(EDTA-K2)和三钾盐(EDTA-K3)三种。
????EDTA分子式
因为钾盐较钠盐的溶解度大,故选择EDTA-K2、EDTA-K3要优于EDTA-Na2;又由于EDTA-K2的pH相对于EDTA-K3更低,可补偿渗透压所引起的细胞皱缩,所以EDTA-K2脱颖而出,成为临床上最常用的EDTA抗凝剂,用紫帽标记抗凝管。
EDTA的抗凝机制
Ca2+是内外凝血途径都不可缺少的因子,EDTA通过与血液中的Ca2+形成稳定的螯合物,从而起到抗凝作用。
EDTA-K2对生化项目的影响
确定影响的项目
K+ | ↑ | EDTA-K2 本身含钾离子致血钾偏高 |
Ca2+ | ↓ | EDTA可螯合血样中Ca2+离子,这也是EDTA的抗凝机制 |
Mg2+ | ↓ | EDTA螯合血样中Mg2+离子致血镁降低。除了Ca2+、Mg2+,EDTA也可以螯合其他二价金属离子,比如Mn2+、Fe2+ |
ALP | ↓ | Mg2+是ALP活化中心的激活剂,故EDTA-K2会降低ALP的活性 |
临床上,出现高钾、低钙、低ALP的现象,首先考虑:
①用错采血管的情况:使用了EDTA-K2抗凝管采血做生化检测;
如果采血管没错,还要警惕以下错误:
②采血顺序不规范导致的EDTA干扰:先用EDTA管采血做血常规检测,导致采血针携带少量EDTA抗凝剂甚至EDTA抗凝血顺采血针回流,进而污染下一管生化管。
????正确的采血管采集顺序
可能影响的项目
通过对照试验及统计学分析,不同的文献描述了EDTA-K2可能产生影响的生化项目
▪ 肝功:AST、ALT、TP、TBIL、DBIL
▪ 肾功:BUN、UA
▪ 血脂:CHOL、HDL-C、LDL-C
▪ 心肌酶:LDH、CK
▪ 其他:HCO3-、AMY
产生影响的原因可能有:
①EDTA螯合二价金属离子,这些离子可能作为某些酶类的辅基(激活剂或稳定剂),这些离子的存在状态的改变使得酶的活性发生改变
②EDTA具有渗透、稀释作用,可能干扰生化检测的准确性
虽然,EDTA对除离子、ALP外的生化指标的影响没有公认的确定性证据,但为消除这种不确定的分析前影响因素,推荐使用肝素锂抗凝管采集生化检测的血样。
文章来源:微诊网
编辑:青翠欲滴
审校:晨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