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毒方法
1.病房、病家和禽舍(或其他动物圈/舍)的地面、墙壁等一般物体表面。0.1%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泥土墙吸液量为150ml/㎡~300ml/㎡,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ml/㎡,地面喷药量为200ml/㎡~300ml/㎡。
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2.纺织品。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15分钟,或采取压力蒸汽灭菌的方法,或用25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不耐热的纺织品可采取过氧乙酸薰蒸消毒。消毒时,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在密闭空间,按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7毫升(1g/m³),放置瓷或玻璃容器中,加热薰蒸2小时。
3.动物及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呕吐物。稀薄者,每1000毫升可加漂白粉50克,搅匀放置2小时。尿液每1000ml加入漂白粉5克混匀放置2小时。成形粪便,1份粪便加20%漂白粉乳剂2份,混匀后,作用2小时。对厕所和禽舍的粪便可以集中消毒处理时,可按粪便量的1/10加漂白粉,搅匀加湿后作用24小时。
4.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15分钟,也可用0.1%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15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5.食物。病人的剩余饭菜不可再食用,在医院按感染性废物处理,在疫区可以煮沸30分钟,或用20%漂白粉乳剂浸泡2小时,也可焚烧处理。
6.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可用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或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
7.家用物品、家俱可用0.1%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15分钟,硬质物体表面也可按一般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处理。
8.手可用含70%以上乙醇的速干手消毒剂,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使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然后消毒。
9.人与动物尸体。动物尸体应焚烧或喷洒消毒剂后在远离水源的地方深埋,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水源。病人尸体宜尽快火化。
10.运输工具。车、船内外表面和空间可用0.1%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60分钟。
11.垃圾。医院与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有关的垃圾按感染性废物处理,疫区的可燃物质尽量焚烧,也可喷洒1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60分钟以上,消毒后深埋。
12.污水。对小水体的污水每10升加入1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溶液10毫升,或加漂白粉4克。混匀后作用1.5小时后余氯为4mg/L~6mg/L时即可。较大的水体应加强管理,疫区解除前严禁使用。
13.饮用水。对疫区的饮用水应进行消毒处理,保证其微生物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14.空气。对无法通风的空间受到污染后应进行空气消毒。有人条件下,可选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在无人条件下宜先用二氧化氯或过氧化氢超雾化喷雾消毒机按说明书进行消毒,然后再对污染物、重点污染环境和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如无相关机械消毒设备,房屋经密闭后,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溶液7毫升(1g/m³),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薰蒸1小时,即可开门窗通风;或以0.5%过氧乙酸溶液(8ml/m³)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分钟;也可使用紫外线进行消毒。
15.医疗器械。一次性医疗器械使用后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按《消毒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进行消毒处理。
二、消毒效果评价
1.过程评价发现疫情后,是否及时对所有必须消毒的物体按规定的方法采取了有效的消毒措施。
2.效果评价实验条件允许时,可以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效果评价,当消毒前后自然菌的杀灭率≥90%时可以认为消毒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