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企如何才能抓住大准入机遇?
随着中国医保体系的逐渐完善,药物的可支付性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创新药的可及性依然是个挑战。尤其是高值创新药物,因价格高昂、治疗人群基数大,支出风险高,成为医保准入谈判难度大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药品市场准入政策主要分为常规准入和谈判准入两大类,而创新药物纳入医保的机遇和可及性,不仅要经受“灵魂砍价”,还受到医保基金预算的影响。
今年6月3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的《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及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含)期间获批的新药或新增适应症的药品,将有机会参与医保谈判。在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目录外药品中,2016年以后新上市的药品占93.02%,由此可见,医保的准入门槛越来越倾向于近五年获批的新产品。
医保谈判已成为提升药品可及性与可支付性的重要催化剂,2017年至2020年期间,共有百余种新药品进入了国家医保目录,在药品数量、种类、层次等方面都了一定幅度的持续提升。对于创新药企来说,经历了几轮医保谈判,也已经从不适应、被动应对,到如今,有了创新策略和思路,并提前部署,以求在新一轮医保谈判中获得先机。
随着创新药医保准入常态化,以及准入数量和速度的提升,一方面给创新药市场化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患者对创新药的可及性和可支付性,“大准入”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