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误吞11颗巴克球致肠穿孔!这类玩具要远离

2021
09/26

+
分享
评论
急诊医学资讯
A-
A+

怎么给孩子选玩具?中消协重要提醒。

近日,在湖北武汉
1岁9个月大的轩轩(化名)
突然开始频繁呕吐
在随后的影像学检查中
竟然发现孩子肚子里有一个“手串”
术后取出发现
竟是误吞了11颗巴克球
这些磁珠虽小,但磁性非常大
对轩轩造成了严重伤害
他的小肠穿孔多达4处
还造成了小肠粘连严重和腹水
△取出的巴克球

除了轩轩外,今年9月份,1岁10个月的展展(化名)也因误吞巴克球导致了肠穿孔,转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不久后,该院又接诊了一例误吞巴克球导致肠穿孔的7岁患儿。

巴克球成为“网红”玩具
背后却暗藏危险

巴克球,又称磁力珠,是一种成年人解压的用品,不适合14岁以下儿童玩耍。
 “近年来,巴克球因具有磁力、可变性强、颜色鲜艳,成为一个‘网红’儿童玩具。

”医生介绍,巴克球容易被幼儿当作糖果吞食。一旦误食进幼儿体内,随着小肠蠕动向下运动,成串的巴克球会堵塞肠管或相邻肠管内的巴克球相互吸引挤压肠管,从而造成肠梗阻或肠穿孔,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腹腔的重症感染,危及患儿生命。


检测27批次巴克球
结果显示全部不合格

今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曾对27批次巴克球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27批次巴克球都超过了标准限值,不符合率为100%。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磁通量越高意味着磁性越强。  
 

 

医生提醒,家长在为3岁以下幼儿挑选玩具时要多加考量,幼儿喜欢把物件送入口中,购买玩具时一定要考虑到与小零件有关的潜在的噎塞、窒息和误吞危险。


怎么给孩子选玩具?
中消协重要提醒

中国消费者协会提示消费者,在购买玩具时要认准CCC认证,所购玩具应适合儿童的年龄段。在给年龄较小的孩子购买玩具时,还要注意避开以下几类:

  • 色彩鲜艳的玩具,如“泥”类玩具,这类玩具一般都含有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孩子在玩耍时如果进入身体会危及安全健康;
  • 含有香味的玩具,香味一般都来自添加剂和塑化剂,孩子在长期玩耍这类玩具过程中可能会吸入一定剂量的有害物质,从而影响身体发育;
  • 小型或者含有可拆卸小零件的玩具,这类玩具或者玩具中的小零件容易被孩子误食,存在窒息等风险;
  • 带有尖点利边的玩具,孩子在玩耍时容易刺伤眼睛或者划伤身体;
  • 射击类、气球类、带有绳索等存较大安全隐患的玩具,如“网红”气球,一旦接触高温热源或明火极易发生爆燃。
-THE END-

来源:听李医生说
版权归原作所有,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巴克球,肠穿孔,玩具,幼儿,零件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