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牵引术的护理,全是干货!一定要收藏!

2021
09/24

+
分享
评论
纳洛酮的护理天地
A-
A+

应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对抗软组织的紧张与回缩,以达到治疗和辅助治疗的目的,即复位和固定的目的 牵引的目的 患肢制动,减少局部刺激,减轻局部炎症扩散。 使骨折复位,矫正骨折短缩、成角移位。

应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对抗软组织的紧张与回缩,以达到治疗和辅助治疗的目的,即复位和固定的目的

牵引的目的  

 

 

  • 患肢制动,减少局部刺激,减轻局部炎症扩散。

  • 使骨折复位,矫正骨折短缩、成角移位。

  • 稳定骨折断端,镇痛,便于骨折愈合。

  • 矫正和预防因肌肉挛缩所致的关节畸形。

  • 使脱位关节复位。

  • 解除肌肉痉挛,改善静脉血回流,消除肢体肿胀

分类  

 

 

皮牵引

1、皮牵引是使用胶布或皮套等包裹患侧肢体进行牵引,进而维持骨折的复位和稳定。
2、主要用于12岁以下儿童,老年人的稳定的粗隆间骨折或手术前后的辅助固定治疗等。
3、牵引重量不超过5公斤,随时观察血运神经症状改变。
4、一般维持3-4周。
5、其牵引力通过皮肤、筋膜、肌肉,间接达于骨或关节。
6、皮肤有创伤、炎症、溃疡、粘膏过敏以及静脉曲张等疾病者,不宜使用。

7、皮牵引操作前,应将局部皮肤洗净、剃除毛发。 

皮牵引的分类

1、下肢皮牵引带牵引 

2、双腿悬吊牵引

3、枕颌带牵引            

4、骨盆悬吊牵引 

骨牵引

1、骨牵引是通过圆针直接牵引骨骼,从而使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有效的复位和固定。
2、常常用于皮肤损伤、肿胀严重、创口感染或骨骼粉碎严重不宜行内固定的患者。
3、注意事项:每日观察避免过度牵引,超过8周更换牵引针,牵引过程中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骨牵引的分类

1、股骨髁上牵引

2、胫骨结节牵引

3、跟骨牵引

4、尺骨鹰嘴牵引     

股骨髁上牵引

适应症:

1、股骨干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髋臼骨折、骨盆骨折。
2、穿刺部位:在髌骨上缘2㎝处或内收肌结节上2横指处。由内向外进针,防止进针时损伤股动脉。
3、牵引重量:体重的1/6~1/8,老年人1/9,维持量为3㎏。

胫骨结节牵引

适应症:

1、有移位股骨及骨盆环骨折、髋关节中心脱位及陈旧性髓关节脱位等。(临床上因胫骨结节位置表浅易定位,四周软组织少,操作简捷,胫骨结节牵引较股骨髁上牵引更常用)。

2、穿刺部位:胫骨结节顶端下、后各2㎝由外向内进针,防止伤及腓总神经。

3、牵引重量:体重的1/7约7~8㎏,  维持量为3 ~ 5㎏。

跟骨牵引

适应症:

1、胫骨平台骨折、胫骨中远段骨折、距骨骨折、膝节轻度挛缩畸形的初期或辅助性治疗。

2、穿刺部位:内踝尖与跟骨后下缘连线中点由内向外进针。
3、牵引重量:维持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12,约4—6㎏。

尺骨鹰嘴牵引

适应症:

1、肱骨骨折,尤其是肱骨髁上和髁间骨折。
2、穿刺部位: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中立位,于肘部内侧、      尺骨鹰嘴顶点向下3㎝处由内向外进针。 
3、牵引重量:体重的1/20 ,约2-4㎏。                

牵引器具  

 



牵引针:有斯氏针(或骨圆针)和克氏针2种。

1、斯氏针:为较粗不锈钢针,直径为3-6mm,不易折弯,不易滑动,可承受较大牵引重量。适用于成人和较粗大骨骼的牵引。

2、克氏针:直径在3mm以下,易折弯,易滑动,牵引时间长时易拉伤骨骼。适用于儿童和较细小骨骼的牵引。

常见护理问题  

 

   

体位不正确、牵引失当造成骨不连:与牵引重量过大或时间过长,牵引力线与治疗目的不一致有关。

血液循环障碍:与牵引时体位不当,易损伤或压迫动脉;患肢过度肿胀,牵引致局部压力增高有关。

牵引针眼感染:与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针眼过大,皮肤过紧造成针眼撕裂;穿入钢针过于松动;针眼处包扎过厚,汗液及分泌物不易蒸发有关。

足下垂:与踝关节未置于功能位;骨牵引时位置不当压迫腓总神经有关。

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质疏松:与病人缺乏功能锻炼知识;早期惧疼,害怕骨折移位不敢活动有关。

皮肤损伤:由于重力牵拉及长期卧床易形成压疮。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与牵引治疗期间,病人需要保持一定的体位,不能随便翻动有关。

过牵引综合征:颅骨牵引时,牵引过度,易损伤舌下神经、臂丛神经及颈髓。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的需要量:病人消耗增加,进食减少。

 潜在并发症:下肢骨折病人长期卧床并发坠积性肺肺炎、泌尿系感染,便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措施  

 

   

不得随意增加牵引重量;每日测量患肢与健肢的长度并作记录;牵引期间护士应注意观察牵引力线与治疗目的是否一致;保持牵引装置正常;维持合适的体位,保持反牵引力。 观察并记录患肢皮肤颜色、温度及远端动脉搏动:保持合适的体位;如有缺血性痉挛的表现时应立即松解所有外固定物,将患肢放平,避免抬高患肢致动脉压降低,加重组织缺血。

严格无菌操作;观察针眼处渗出情况;保持针眼处清洁干燥,针眼处消毒:3次/日; 牵引针出现松动、左右偏移时,不可随手将针推回。保持足踝部背屈90°;股骨髁上牵引时腓骨小头处应垫软垫,避免受压;加强观察,如出现腓总神经损伤表现,及时处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骨折,牵引,皮肤,胫骨,针眼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