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爱吃的这款致癌物,竟然不让打广告了!

2021
09/19

+
分享
评论
一节生姜
A-
A+

9月1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站发布通知,自即日起,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

9月1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站发布通知,自即日起,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找出来了两年前写的一篇文章。

—————————————————————————————————

有一种致癌物,在某一省被打造成了千亿产业,喂养着6000万中国人。

这种致癌物是槟榔,这个省是湖南。

有人大声呼吁:禁售槟榔!

36671632049220168

江湖上从来不讲对错,只讲立场。

槟榔致癌,这本来是一个健康常识问题,但是因为人的立场不同,解读也不一样,搞来搞去就是狠混乱,结果吃瓜群众不知道该听谁的。

先说槟榔致癌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致癌物的定义,槟榔是一级致癌物。这个级别的致癌物,是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些物质可以导致人类的癌症。同一级别的致癌物,有黄曲霉素、马兜铃酸这样的天然物质,也有甲醛这样的化学物质。

有什么样的证据证明槟榔能致癌呢?太多了。

流行病学的数据就有很多,比如在台湾地区,如果每天嚼20块槟榔块,连嚼20年,得口腔癌的风险就会增加到9倍。即便不嚼那么多,嚼槟榔块的人得口腔癌的风险至少会增加3倍。[1]

当然,不能只靠流行病的数据来证明致癌性,比如不能因为非洲疟疾多,癌症少,就认为疟疾能抗癌。

但如果只是有流行病学的数据,世界卫生组织也不会把槟榔认定为一级致癌物。动物试验表明,槟榔的提取物,如槟榔碱和槟榔产生的亚硝胺(也称为槟榔特异性亚硝胺,BSNA),能够诱发产生肿瘤,其中的槟榔碱被认为是主要的致癌成分。[2]

总之,槟榔的致癌性,基本就是铁板钉钉的事。

当然,口腔癌的致癌因素有很多,除了槟榔,烟、酒都会有影响,而且吸烟是更大的口腔致癌因素。所以,即便不嚼槟榔,只要有其他的不良习惯,口腔癌的致癌风险也会增加。当然,如果有人集邮这些坏习惯,也就更容易患上口腔癌。

有句广告词,叫“槟榔加酒,永垂不朽”,这话听上去有点儿像悼词。确实如此,如果一个人又嚼槟榔又喝酒,得口腔癌的风险更高,是不嚼槟榔不喝酒的人的5倍![3]

2      

为什么说立场会影响解读呢?因为槟榔的消费是一个产业,既然是产业,就有很多人靠这个养家糊口。得癌症会死人,如果一个产业消失了,这些人没法养家糊口,也会死人。

所以,槟榔产业分分钟就能找到“专家”出来辟谣:每天嚼的这点槟榔,哪有什么致癌性!

这绝对不是瞎说,因为辟谣都辟到央视了。

89351632049220601

好嘛,央视都这么说了,还能有错吗?

所以,我说这江湖上没有对错,只有立场。

在“专家”的眼里,槟榔的致癌性不但不是问题,因为槟榔的很多“功效”,甚至可以用来排毒解毒。在北京卫视的某著名养生节目上,槟榔被推荐用来排二便,专家建议餐后泡水喝。这样的养生节目,特别受中老年朋友喜爱。

确实,这世上有毒的东西太多了,槟榔算个啥!

3      

如果你要问我支不支持禁售槟榔?我当然支持禁售了!但是,我支持禁售就有用吗?

香烟也是致癌物,我也支持禁售,那又怎么样呢?这个产业带来多少就业,给国家提供了多少税金。

而且因为“立场论”,肯定会有人跳出来问我:“你支持禁售槟榔,支持禁售香烟,你到底得了谁的好处?你到底安得什么心?”

可见,江湖里不会有什么学术问题,否则以前怎么会有这样一个词:又红又专!

不过,最近因为“槟榔有毒”的声音太大了,连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都出了红头文件,要求停止“广告宣传”。

7571632049221606

有点蹊跷的是,这文件里从头到尾没有说明到底要停止什么广告。通知要求所有企业停止全部广告,这个要求不知道有多大的约束力,如果协会的企业产品不只是槟榔,难道也不能广告?感觉起草这个通知的小编没有槟榔提神,写出来的东西玩的都是文字游戏。不过,3月15日马上就要到了,路过湖蓝的同学们可以观察一下执行力到底如何。

从通知来看,是受到了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压力,反映出监管单位的立场有所改变,虽然没有禁售,这个折衷的“禁广告”也算是一个进步。

广告等于流量,就像大多数自媒体一样,没有了流量,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

但是,大家都熟悉一句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槟榔产业会有什么对策还不知道,但是有人的目光已经盯上宝岛台湾。

台湾的槟榔也是个很大的产业,因为竞争激烈,销售槟榔的“槟榔西施”穿着都很火爆!

如果要参照台湾模式,希望内地“槟榔西施”的标准能高于台湾标准。有着旷世的容颜和身材,咱们就不用禁售槟榔了,大家还是去买,好歹是支持国家GDP,立场没有问题。

但是买来的槟榔最好不要吃,支持一下自己的身体!

有时候,眼福是福,口福就变成祸了。

参考文献:

1.Wu, M.T., etal., Risk of betel chewing foroesophageal cancer in Taiwan. Br J Cancer, 2001. 85(5): p. 658-60.

2.Sharan,R.N., et al., Association of betel nutwith carcinogenesis: revisit with a clinical perspective. PloS one, 2012. 7(8): p. e42759-e42759.

3.粟晓玲, et al., 嚼槟榔与口腔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9): p. 1059-1062.   

(作者:张洪涛,笔名“一节生姜”。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病理及实验医药系研究副教授,研究领域:癌症的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著有科普读物:《吃什么呢?——舌尖上的思考》,《如果舌尖能思考》。可以谈最前沿的医学研究,也可以讲最通俗的故事。本文首发于“悟空问答”。)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致癌物,口腔癌,致癌性,槟榔,癌症,医学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